八字合婚速查,八字合婚表

频道:八字 日期: 浏览:2

八字合婚速查

随着高考分数的陆续出炉,有人欢欣雀跃,有人垂头丧气。这场决定命运的追逐赛,对很多人未来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其实不止现代,靠科举改变命运的古人更是如此。

高考成绩刚出来的时候,电话查询电话一度占线,网络查询网络出现瘫痪,而古人科举放榜时人声鼎沸的盛况不亚于此。在《儒林公议》中记载着描写太宗放榜时的场景:“自崇政殿出东华门,传呼甚宠,观者拥塞通瞿,人摩肩不可过,锦鞯绣毂角逐争先,至有登屋而下瞰者。庶士倾羡,讙动都邑。”上至皇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只不过是为了一睹新科状元郎的风采。

八字合婚速查

科举中榜对于一名学子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喜事。古人人生四大喜事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而追求圆满的古人,往往喜欢好事成双,所以金榜题名后洞房花烛也成了很多人津津乐道的美谈。那些已经定亲有了婚配的学子还好,考试后完婚便是,但是那些尚未娶妻又无婚配的人怎么办呢?别担心,他们的岳父大人已经在来“抢亲”的路上。

八字合婚速查

“榜下捉婿”是中国历史上由科举文化孕育出的一种独特的婚配习俗,它在唐朝就出现萌芽,到了“重文轻武”的宋朝已经成为一种习俗。

唐朝科举,每逢礼部放榜后,曲江大会期间,新科进士便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同时也是权势人家择婿的主要目标。有书记载:“曲江之宴,行市罗列,长安几于半空。公卿家率以其日拣选东床,车马填空塞,莫可阐述。”这些新科进士们,可都是唐朝公侯之家东床快婿的预备军啊。

那些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们,这个时候也“倾巢出动”,来一睹自己未来夫婿的风采。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里的花指的就是是当时长安城未婚的大家闺秀。王安石的那句“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也是对这一现象的描述。红裙就是指的这些闺阁少女,绿衣郎则是金榜题名的进士们。

宋朝的皇帝会在金明池宴请新科进士,去金明池的那段路上,早就等候了一大群人富商权贵,他们坐在“择婿车”上,专门来抢女婿。以宋朝生活习俗为背景的古装剧《知否知否》里,科考放榜那天,盛家养在深闺的几位姑娘都出动了,除了对科举的重视性也是为了护着二哥盛长柏,担心他高中之后被哪家人看上抢回家做女婿,直接就给“生米煮成熟饭”了。

八字合婚速查

总之,大宋朝的“榜下捉婿”举世闻名。好多进士出身的大人物,都有被抢的光荣历史。

文坛领袖欧阳修,刚中进士,即被翰林学士胥偃选为女婿;仁宗皇帝的大红人王拱辰,高中状元,成为宰相薜奎的女婿;诗人范令孙被宰相王旦抢做女婿;就连大奸臣蔡京的弟弟蔡卞,也被王安石抢做了女婿……

三苏中的苏轼苏辙兄弟,也是因为早早定了亲事,才能“幸免于难”。

前阵子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中就出现了这一幕:才确定新科进士名单,榜单还未发放,薛奎就着急忙慌的相邀新科状元王拱辰进府过府一叙,叙的是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有意思的是薛奎把女儿嫁给了王拱辰,王拱辰有个孙女嫁给了李格非,二人所生的女儿,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清照。由此可见,“榜下捉婿”,的确有改善基因的作用。

八字合婚速查

新科状元只有一个,但待嫁的士族贵女可不少,“手快有,手慢无”,这个时候拼手速的程度堪比我们现在某双抢货。于是历史上少有的女追男“倒追”现象出现了,这里的倒追当然不是现在的女生追男生,而是女方家庭相看有潜力的男方。“手速不够,手段来凑。”为了得到这些潜力股,老丈人们可谓费尽心机,不但不要聘礼反而倒贴,嫁妆什么的那是相当丰厚,就怕新姑爷不进门。

宋人笔记《萍洲可谈》就有记载: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

八字合婚速查

即便这样,僧多粥少的情况下,这些准女婿们还是炙手可热的抢手货。古人“榜下捉婿”还闹出了不少的笑话:

宋真宗时,汴京某权贵见一新科进士身体强壮,相貌英俊,不由分说,叫十几个家丁抱住那青年,簇拥至家里,然后摊牌:我要把女儿嫁给你,你说行不行吧?”

青年倒很幽默,他鞠了一躬,说:“好倒是好啊,但我要先回去,与我家妻子商量一下,您看怎么样?”当场笑翻众人。

年轻的进士也就算了,连73岁的老头他们都不放过。有个叫韩南老的老头,考中了进士后,有人向他提亲,对方乃是一位年方二八(十六岁)的富家千金,一心要嫁一位进士。他也不拒绝,作了一首绝句送给来人:“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还有一些没有“抢回”女婿的人有更损的招——偷。这样一来,就有更多让人哭笑不得的笑话出现了,经常有人被三五大汉“偷”回去直接“生米煮成熟饭”,等被发现时已经稀里糊涂地和人家小姐拜堂成亲了。

八字合婚速查

北宋的真宗皇帝倒是很乐于见到"榜下捉婿"的盛况,他还写了首《励学志》鼓励读书人,那句有名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便是来源于此: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八字合婚速查

为何古人有“榜下捉婿”的婚配习俗,而且在宋朝时期尤甚呢?

①宋朝是中国古代对文人最看重的朝代

我们都知道,宋朝文人地位极高,原因就来自于宋太祖的祖训“不杀士大夫”。《宋论》记载:“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

宋朝的高级官员中,文臣科举出身者占了压倒优势。就拿北宋时期的正、副宰相来说,科举出身的人就占到了90%以上,南宋比例更高。

从魏晋南北朝、隋至唐中期,由于门阀制度盛行,婚姻对象的选择是有着严格的门第限制的。但是到了宋朝朝廷规定,只要是考中了进士五等以上者就可以直接授予官职,并且被提拔和升迁的速度远远高于其他途径上来的官员。。这也就意味着只要读书有成,考中进士,基本就实现了名利双收。

正是因为统治阶层对文人的看重,导致民间择婿的第一条就是“看学历”。但是古代信息闭塞,优秀的学子也很难寻,这个时候科举放榜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了,那些疯狂的老丈人们当然不会放过。

八字合婚速查

②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通过联姻到达“双赢”的传统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通过联姻来加强两个家族之间联系,以此互帮互助,春秋时期的“秦晋之好”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秦穆公将女儿怀嬴嫁给晋公子重耳,重耳在岳丈的帮助下,当上了晋国的新国君,成为有名的"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

秦晋之好代表的是一种政治上的联姻,是国家之间的联合,但后来渐渐将男女之间的婚姻也称作结为"秦晋之好"。

在古代社会中,女性出嫁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走进另一个家庭,也不仅仅是个人角色从女儿到妻子的转变,她还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担当联系两个家族的纽带。

有权有势或者家境殷实的岳家,可以让这些新科进士们进入朝堂能够有背景靠山和财力支撑。而这些优秀的朝廷官员预备军们,于钟鸣鼎食的大家族而言,是一种权利的发展和传承;于商贾之家而言,则是一层保障以及地位阶层快速提升的工具。毕竟古代“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意味着,有钱并不见得有社会地位。

通过这种方式的联姻,双方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八字合婚速查

到了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很难再现“榜下捉婿”的趣事,但是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实现阶层的跃迁依旧还是存在的。然而幸运的,时至今日,我们拥有了更多的选择。那些古代学子,科举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但高考却不是我们让我们人生幸福的唯一通途。

榜上有名也好,名落孙山也罢,生活的道路千千万,希望高考学子们铭记:命运永远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任何时候都可以有绝境翻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