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剋(指克),◆指定期限。○《周書‧晉蕩公護傳》:“彼朝以去夏之初,德音爰發,已送仁姑,許歸世母。乃稱煩暑,指剋來秋。”
戰剋(戰剋),◆見“戰克”。
預剋,◆见“預尅”。
一物剋一物(一物克一物),◆見“一物降一物”。
刑剋(刑克),◆星相術語。謂三刑相害,五行相克。○[前蜀][杜光庭]《李仇中丞本命醮詞》:“陰陽有刑剋之期,祿算有兇衰之會。”○[明][陸采]《明珠記‧送愁》:“好花枝合付與折桂郎,也沒甚刑剋相傷,也沒甚旁人伎倆。”○[清][俞樾]《茶香室叢鈔‧稱謂之异》:“亦有稱父為晚晚者,言認為叔之子,易長養,無刑剋也。”參見“刑害”。
相生相剋(相生相剋),◆見“相生相克”。
相剋相濟(相克相济),◆互相制約而又互相促進。○[明][瞿佑]《歸田詩話‧陸渾山火》:“[昌黎]《陸渾山火》詩造語險怪,初讀殆不可曉,及觀《韓氏全解》,謂此詩始言火勢之盛,次言[祝融]之御火,其下則水火相剋相濟之說也。”
武剋(武剋),◆亦作“武克”。謂以武力制敵。○[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自[天寶]之後,政治少懈,文致未優,武剋不剛,孽臣姦隸,蠹居棋處。”○[宋][王安石]《太子太傅致仕田公墓志銘》:“文馴武克,內外隨施。”
五行相剋(五行相克),◆我國古代“五行”說所謂水、火、金、木、土五者互相克制。其順序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隋][蕭吉]《五行大義‧論相剋》:“剋者,制罰為義,以其力強能制弱,故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亦稱“五行相勝”。參見“五行相生”。
五行生剋(五行生克),◆五行之間相生相克。相生,謂一物對另一物起促進作用;相克,謂一物對另一物起抑制作用。五行生克說形成於[戰國],具有樸素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因素。對[中國]古代天文、曆數、醫學等的發展起了一定作用。○[明][謝肇淛]《五雜俎‧事部三》:“‘華光’小說,則皆五行生剋之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一回:“以五行生剋推算,那批出來的詞句,都是隨他意寫出來的。”
生剋(生剋),◆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克。○[明][王世貞]《讀<白虎通>》:“於五行之生剋次第,悉取人事以配之。”○[清][黃六鴻]《福惠全書‧蒞任‧親查閱》:“何處為本治之來龍,何處為本城之生剋。”
深剋(深克),◆猶苛刻嚴峻。○[三國][蜀][諸葛亮]《彈李嚴表》:“[嚴]少為郡職吏,用情深剋,苟利其身。鄉里為[嚴]諺云:‘難可狎,[李]鱗甲。’”
傷剋(伤克),◆迷信謂雙方的生辰八字不合,較弱的一方的命運將受到損害。○《醒世緣彈詞》第八回:“那[鄭小姐]的八字,據合婚人說,小姐日元臨旺,若是做了男人,必定高官大富,就是女人,也有女掌男權之象;只是煞氣太重,那男命敵他不過,要犯傷剋。人家兒子配親,聽了傷剋二字,誰不害怕。”
三剋(三克),◆契丹語。猶言三帥。○《遼史‧太宗紀下》:“三月壬戌,將東幸,三剋言農務方興。請減輜重,促還朝,從之。”按,《遼史‧國語解》云:“三剋,統軍官,猶云三帥也。”
柔剋(柔剋),◆見“柔克”。
頃剋(顷克),◆頃刻。剋,通“刻”。○[唐][白居易]《為宰相賀殺賊表》:“幕鷰鼎魚,偷活頃剋。”參見“頃刻”。
清剋(清克),◆清正刻己。剋,通“刻”。○《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西門豹]為[鄴]令,清剋潔愨,秋毫之端無私利也。”
侵剋(侵剋),◆1.[唐][元結]《再謝上表》:“今四方兵革未寧,賦斂未息,百姓流亡轉甚,官吏侵剋日多。”○[明][唐順之]《牌》:“若有州縣官忍心害理,逆天妒民,那移別用,侵剋入己,豈惟憲典所不容,抑亦鬼神所不恕。”○《明史‧宦官傳二‧高起潛》:“已而諸監多侵剋軍資,臨敵輒擁精兵先遁,諸將亦恥為之下,緣是皆無功。”○[清][李漁]《奈何天‧密籌》:“本院若還差官去糴,又差官去散,經過兩番侵剋,就要少了一分軍糧。”◆2.侵吞克扣。○[唐][元結]《再謝上表》:“今四方兵革未寧,賦斂未息,百姓流亡轉甚,官吏侵剋日多。”○[明][唐順之]《牌》:“若有州縣官忍心害理,逆天妒民,那移別用,侵剋入己,豈惟憲典所不容,抑亦鬼神所不恕。”○《明史‧宦官傳二‧高起潛》:“已而諸監多侵剋軍資,臨敵輒擁精兵先遁,諸將亦恥為之下,緣是皆無功。”○[清][李漁]《奈何天‧密籌》:“本院若還差官去糴,又差官去散,經過兩番侵剋,就要少了一分軍糧。”
期剋(期克),◆猶克期。嚴格規定期限。○[唐][袁皓]《寄岳陽嚴使君》詩:“萬恨只憑期剋手,寸心唯繫別離腸。”○[唐][曹唐]《和周侍御買劍》:“見說夜深星斗畔,等閒期剋[月支]頭。”
苦剋(苦克),◆刻薄;苛刻。○[元][石德玉]《曲江池》第二摺:“[卜兒云]不知害甚麼病死了那?[正旦唱]想則為那苦剋瞞心鈔兒上緊。”○[元][鄭廷玉]《看錢奴》第二摺:“我可不知怎生來這麼慳吝苦剋?若有人問我要一貫鈔呵,哎呀,就如挑我一條筋相似!”
枯剋(枯克),◆猶苛刻。刻薄。○《醒世姻緣傳》第九三回:“有錢的人家,物力是不消費事的;從來不枯剋人,說聲僱夫鳩工,也稱得‘庶民子來’。”
剋制(剋制),◆I克制;抑制。○[聞一多]《五四運動的歷史法則》:“雖然它們的欲壑都有着壟斷性與排他性,它們都願意極力剋制這些,彼此互相包容,互相照顧,互相妥協,而相安於一種近乎均勢的狀態中。”◆II方言。壓制;打擊。○[康濯]《工人張飛虎》下二:“看他紅光滿面,不像受過剋制的模樣。”
剋賊(剋賊),◆戰勝賊寇。◆补义条目■亦作“尅賊”。伤害;杀死。○《太平经·国不可胜数诀》:“此一部者,一界也,天地之分畫也,樂使天下擾擾之屬,各有處不相剋賊也……但可以道德相求,不得大相剋賊也。”○又《急学真法》:“學人以平平,已失法矣;學人以法,已失相尅賊矣;學人相尅賊,已入大武矣;入大武,即民已無罪而欺矣,困窮也成盜賊。”
剋責(剋責),◆嚴格責備。○[漢][王充]《論衡‧感虛》:“人形長七尺,形中有五常,有癉熱之病,深自剋責,猶不能愈,況以廣大之天,自有水旱之變,[湯]用七尺之形,形中之誠,自責禱謝,安能得雨邪?”[晉][袁宏]《後漢紀‧靈帝紀下》:“其善政歸之於下,有不善輒自剋責,庶民愛敬之。”
剋意(克意),◆刻意,專心。○[唐][李商隱]《樊南乙集敘》:“三年已來,喪失家道,平居忽忽不樂,始剋意事佛。”舊題[宋][尤袤]《全唐詩話‧僧靈一》:“自[齊][梁]以來,道人為文者多矣,少有入其流。○[一公]乃能剋意精妙,與士大夫更唱遞和,不其偉與?”
剋雪(克雪),◆洗雪。○《陳書‧高祖紀上》:“[武皇]雖盤石之宗,遠布四海,至於剋雪讎恥,寧濟艱難,唯[孝元]而已。”
剋削(克削),◆1.刻削,裁剪。○[漢][王符]《潛夫論‧浮侈》:“或剋削綺縠,寸竊八采,以成榆葉、無窮、水波之文。”◆2.克扣。○《封神演義》第六七回:“所用兵器,剋削錢糧,致使弓弩絕弦,箭無羽鏃,劍戟不利,旗幟凋敝,此為貪軍,犯者斬。”
剋心(剋心),◆銘刻在心。○《三國志‧吳志‧賀齊傳》“[徐盛]被創矢矛”[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權]征[合肥]還,為[張遼]所掩襲於[津]北,幾至危殆。○[齊]時率三千兵在[津]南迎[權]……[權]自前收其淚曰:‘大慚!謹以剋心,非但書諸紳也。’”
剋陷(克陷),◆攻破。○《北史‧藝術傳上‧劉靈助》:“[靈助]曰:‘未時必剋。’時已向中,士眾疲怠,[靈助]曰:‘時將至矣!’[榮]鼓之,即便剋陷。”
剋限(克限),◆扣減的範圍。○《金史‧百官志四》:“虧課一分……亦命先給月俸之半,餘半驗所虧分數剋罰補,公田則不在剋限。”
剋實(剋實),◆方言。照實。○[李劼人]《天魔舞》第二三章:“這在精神與心情上,豈只是打擊,剋實說來,簡直是斬殺。”
剋食(剋食),◆能消化食物。如:水果可以剋食。
剋石(克石),◆刻石。在碑石上刻字。○[漢][應劭]《風俗通‧正失‧封泰山禪梁父》:“壇廣十二丈,高三尺,階三等。必於其上,示增高也,剋石紀號,著己績也。”
剋勝(剋勝),◆取得勝利。○《後漢書‧劉盆子傳》:“三年正月,俱至[弘農],與[更始]諸將連戰剋勝,眾遂大集。”○《南史‧齊豫章文獻王嶷傳》:“[嶷]諫曰:‘主上狂凶,人不自保,單行道路,易以立功,外州起兵,鮮有剋勝,於此立計,萬不可失。’”
剋商操(克商操),◆古琴曲名。○《樂府詩集‧琴曲歌辭一‧剋商操》[宋][郭茂倩]題解:“一曰《武王伐紂》。○《古今樂錄》曰:‘[武王]伐[紂]而作此歌。’[謝希逸]<琴論>曰:‘《剋商操》,[武王]伐[紂]時制。’”
剋殺(克杀),◆扼殺。○[魯迅]《花邊文學‧讀書忌》:“某一類書決不能和某一類書同看,否則兩者中之一必被剋殺,或者至少使讀者反而發生憤怒。”
剋日(剋日),◆約定或限定日期。○《晉書‧羊祜傳》:“每與[吳]人交兵,剋日方戰,不為掩襲之計。”○[元][高文秀]《襄陽會》第三摺:“覷[曹操]易如翻掌,剋日而破,指日成功。”○[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二》:“有一家為狐所祟,請往驅除,整束法器,剋日將行。”
剋清(克清),◆征服;平定。○[北周][庾信]《周柱國大將軍長孫儉神道碑》:“大丞相總十六軍,剋清[河][洛]。”○《周書‧李延孫傳》:“[延孫]既荷重委,每以剋清[伊][洛]為己任。”
剋侵(克侵),◆猶克扣。○《明史‧謝鐸傳》:“今之邊將……剋侵軍餉,辦納月錢,三軍方怨憤填膺,孰肯為國效命者?”◆补证条目■亦作“尅侵”。犹克扣。○明沈德符《野获编·兵部·武弁报恩》:“曾(曾銑)得罪後,分宜相憾之不已,又欲羅織殺其子淳。令人劾珍(李珍)尅侵軍餉數萬饋淳。”
剋期(剋期),◆限期;定期;如期。○《後漢書‧鍾離意傳》:“[意]遂於道解徒桎梏,恣所欲過,與剋期,俱至,無或違者。”○《南史‧宋紀上》:“帝剋期至都,而每淹留不進。”○[唐][白居易]《題裴晉公女几山刻石詩後》詩序:“[裴侍中][晉公]出討[淮西]時,過[女幾山]下,刻石題詩,末句云:‘待平賊壘報天子,莫指仙山示武夫。’果如所言,剋期平賊。”◆补证条目■亦作“尅期”。限期;定期;如期。○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江夏襄陽諸軍,横截湘沅,以臨豫章,樓船横海之師,直指吴會。萬里尅期,五道並入,權之期命,於是至矣。”
剋平(剋平),◆征服;平定。○《梁書‧簡文帝紀》:“在[襄陽]拜表北伐,遣長史[柳津]、司馬[董當門]……等眾軍進討,剋平[南陽]、[新野]等郡。”○[唐][韓愈]《順宗實錄四》:“[德宗]剋平寇難,旋復天位。”
剋滅(克灭),◆消滅。○[漢][王褒]《四子講德論》:“[勾踐]有[種][蠡][渫庸],剋滅彊[吳],雪[會稽]之恥。”
剋落(剋落),◆克扣。○《元典章新集‧刑部‧雜例》:“諸衙門濫設人等,取受或百姓過付剋落錢物。”○[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摺:“現在欽定價,是十兩銀子一石米,這個數內我們再剋落一毫不得的。”
剋苦(剋苦),◆刻苦。下苦功夫鑽研。○《舊唐書‧儒學傳下‧韋表微》:“[表微]少時,剋苦自立。”○[宋][梅堯臣]《答裴送序意》詩:“辭雖淺陋頗剋苦,未到二《雅》未忍捐。”
剋舉(克举),◆限期舉事。○《列子‧湯問》:“[管仲]勉[齊桓公],因游[遼口],俱之其國,幾剋舉。”
剋捷(剋捷),◆克敵制勝。○《南史‧陳紀下》:“是歲,諸軍略地,所在剋捷。”○《北史‧氐傳》:“[思話]使其司馬[蕭承之]先驅進討,所向剋捷,遂平[梁州]。”
剋翦(剋翦),◆誅伐,消滅。○[晉][左思]《魏都賦》:“三接三捷,既晝亦月,剋翦方命,吞滅咆烋。”○《梁書‧武帝紀上》:“謀猷禁省,指授群帥,剋翦鯨鯢,清我王度。”○[南朝][陳]徐陵《移齊文》:“剋翦無筭,縲禽不貲,欲計軍俘,終難巧曆。”
剋減(剋減),◆克扣;扣減。○《元典章新集‧刑部‧刑獄》:“獄官如能用心,使獄卒常常除掃潔凈……拘鈐囚糧不致剋減,病則親臨看治。”○[明][謝肇淛]《五雜俎‧地部二》:“近來物值則工匠浸沒於外,供億則廚役剋減於內,狼子野心,且有誶語。”○[清][黃六鴻]《福惠全書‧教養‧恤孤貧》:“每致剋減正額,斃於飢寒。”
剋架(克架),◆方言。打架。如:教育孩子不要剋架罵人。
剋己奉公(剋己奉公),◆同“克己奉公”。◆嚴格要求自己,一心為公。○《北史‧堯暄傳》:“[暄]前後從征及出使檢案三十許度,皆有剋己奉公之稱。”
剋己(剋己),◆克制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後漢書‧陳寔傳》:“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深剋己反善。”○《北史‧魏紀上》:“去春小旱,東作不茂,憂勤剋己,祈請靈祇。”○[唐][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生還真可喜,剋己自懲創。”
剋獲(剋獲),◆俘獲。○《後漢書‧蓋延傳》:“[延]等往來要擊[憲]別將於[彭城]、[郯]、[邳]之間,戰或曰數合,頗有剋獲。”○《晉書‧祖逖傳》:“諸塢主感戴,[胡]中有異謀,輒密以聞,前後剋獲,亦由此也。”○《北史‧韓雄傳》:“每抄掠[東魏],所向剋獲。”
剋畫(克画),◆1.指度量衡器上的刻度。○《史記‧李斯列傳》:“更剋畫,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樹[秦]之名。”◆2.猶刻畫。○[漢][陸賈]《新語‧資質》:“無膏澤而光潤生,不剋畫而文章成。”
剋化(剋化),◆方言。消化。如:雞蛋煮老了不好剋化。◆补证条目■亦作“尅化”。方言。消化。○《红楼梦》第十一回:“昨日老太太賞的那棗泥餡的山藥糕,我倒吃了兩塊,倒像尅化的動的似的。”
剋核(克核),◆猶言限制;逼迫。○《莊子‧人間世》:“獸死不擇音,氣息茀然,於是並生厲心。剋核大至,則必有不肖之心應之,而不知其然也。”○[郭象]注:“夫寬以容物,物必歸焉。剋核太精,則鄙吝之心生,而不自覺也。”○[成玄英]疏:“夫剋切責核,逼迫太甚,則不善之心欻然自應,情事相感,物理自然。”◆补义条目■亦作“尅核”。犹刻核。苛刻。○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真正英雄》:“後世之士,殘忍尅核、能聚斂、能殺戮者,則謂之有才……一旦臨利害得喪、死生禍福之際,鮮有不顛沛錯亂、震懼隕越而失其守者。”
剋害(克害),◆猶殘害。○[唐][沈亞之]《上九江鄭使君書》:“[喬]死於讒,[陳]死於枉,皆由[武三思]嫉怒於一時之情,致力剋害。”
剋骨(克骨),◆深入至骨,謂深刻。○《古尊宿語錄‧舒州龍門佛眼普說語錄》:“有無見處總辨別不得,卻如何為人,如何說向人,須是剋骨究實始得,若肯去剋骨究實,無有不會者。”
剋復(剋復),◆1.用武力收復。○《晉書‧王導傳》:“[導]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邪?’”○《南史‧宋紀上》:“公精貫朝日,氣陵虹蜺,奮起靈武,大殲群慝,剋復皇邑,奉歆神祇。”○《太平廣記》卷四八六引[唐][薛調]《無雙傳》:“[仙客]捨輜騎警走,歸[襄陽],村居三年。後知剋復,京師重整,海內無事。乃入京,訪舅氏消息。”◆2.恢復。○[晉][干寶]《搜神記》卷一:“遂披帷相見,悲喜交切。控左援綏,同乘至[洛],遂為室家,剋復舊好。”
剋服(剋服),◆征服。○[聞一多]《端節的歷史教育》:“剛剛對於剋服自然有點把握,人又發現了第二個仇敵-”
剋夫(克夫),◆舊時星相家的迷信說法,謂丈夫的性命和時運被妻子的本命克制而遭凶險。○[沈從文]《阿金》:“因為婦人太美,麻衣相書上寫明‘剋夫’。”○[沈從文]《阿金》:“老朋友意思,不大願意[阿金]勤苦多年積下的一注財產、一份事業為一個相書上注明剋夫的婦人毀去。”
剋罰藥(克罚药),◆烈性藥。○《醒世恒言‧吳衙內鄰舟赴約》:“這般剋罰藥,削弱元氣。再服幾劑,就難救了。”
剋伐(剋伐),◆1.征服;克服。○[晉][王嘉]《拾遺記‧周》:“[武王]資聖智而剋伐,觀天命以行誅。”◆2.中醫采用的驅除、攻逐等治療方法,稍過即傷元氣,因有“剋伐”之稱。○[清][侯方域]《南省試策四》:“譬如有人病積痞者,無不劑而救之之理,即使驟畏剋伐,亦必漸次破除其壘塊,盪滌其腸胃,而後徐養之以和平。”
剋毒(剋毒),◆刻毒。○《二刻拍案驚奇》卷四:“[楊二]曉得他存心剋毒,後來未必不火併自家屋裏。”
剋定(剋定),◆攻克,平定。○《南史‧檀道濟傳》:“[道濟]雖不剋定[河]南,全軍而反,雄名大振。”○《梁書‧武帝紀下》:“今[汝]、[潁]剋定,可依前代故事,以[懸瓠]為[豫州],[壽春]為[南豫]。”○《舊唐書‧高祖紀》:“重以[薛舉]、[武周]、[世充]、[建德],皆上稟睿算,幸而剋定。”◆补义条目■必定;一定。○句道兴本《搜神记》:“知君未取妻室,所以我明年十一月一日,剋定为君取妻。”
剋的(克的),◆謂一語中的。○《景德傳燈錄‧相國裴休》:“吾師真善知識也,示人剋的若是,何汩沒於此乎?”
剋蕩(克荡),◆蕩平,消滅。○《宋書‧武帝紀中》:“今絳旗所指,唯[裕]兄弟父子而已。須剋蕩寇逆,尋續馳聞。”
剋達(克达),◆能夠達到。○[梁啟超]《再駁某報之土地國有論》:“誠如是也,則必其富量,既出於少數者之手,緣是而即入於多數者之手,然後其目的乃為剋達。”
剋搭(克搭),◆猶挖苦。○《白雪遺音‧嶺兒調‧日落黃昏》:“佳人惱,皺雙眉,你拿話兒剋搭誰?不睡不睡偏不睡,獨自一人打個悶雷。”
剋辰(克辰),◆猶克期。限定時間。○[南朝][梁][江淹]《為蕭驃騎發徐州三五教》:“朝廷以剋辰纂嚴,令輿夙駕。”
剋剝(剋剝),◆1.苛刻;刻薄。○《後漢書‧寇榮傳》:“馳使郵驛,布告遠近,嚴文剋剝,痛於霜雪。”◆2.剝削;克扣。○《宣和遺事》後集:“[李彥]狠括民田,威震三路,奪民資產,重歛租課,剋剝太甚。”○《水滸傳》第一○五回:“今日有事,那扣頭常例,又與平日一般剋剝。”○《醒世恒言‧徐老僕義憤成家》:“這銀兩定然是老官兒存日,三兄弟剋剝下的,今日方纔出豁。”○《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只是仗他資本營運,畢竟有些便宜處……故此隨你剋剝,只是行得去的。”○《中國歌謠資料‧太平軍快到蘇州城》:“縣臺[倪大人],奉命就升藩臺印,幫子下屬剋扣小百姓。”
剋臂(克臂),◆刺臂出血。古人盟誓的一種方式。○《列子‧湯問》:“於是二子泣而投弓,相拜於塗,請為父子,剋臂以誓,不得告術於人。”○[張湛]注:“《淮南子》曰:中國翣血,[越]人契臂,其一也。○[許慎]云:‘剋臂出血也。’”
剋薄(剋薄),◆1.苛刻無情。○[三國][魏][曹冏]《六代論》:“[胡亥]少習剋薄之教,長遵凶父之業,不能改制易法。”◆2.挖苦;諷刺。○《紅樓夢》第三五回:“[寶釵]分明聽見[黛玉]剋薄他,因惦記着母親哥哥,並不回頭,一徑去了。”◆补证条目■苛刻无情。也指对自己严格要求。○晋袁宏《后汉记·光武帝纪二》:“今復定河北,以義征伐,表善懲惡,躬自剋薄,發號嚮應,望風而至。天下至重,公可自取,無令他姓得之。”
剋拔(克拔),◆攻克。○《後漢書‧耿弇傳論》:“[弇]自剋拔全[齊],而無復尺寸功,夫豈不懷?”
決剋(决克),◆謂推算吉凶。○[宋][文瑩]《續湘山野錄》:“上謂生曰:‘我久欲見汝決剋一事,無他,我壽還得幾多在?’生曰:‘但今年十月廿日夜,晴,則可延一紀;不爾,則當速措置。’”
精剋(精克),◆廉明克己。○《韓非子‧難三》:“忠臣盡忠於方公,民士竭力於家,百官精剋於上。”
進剋(進剋),◆見“進克”。
儉剋(儉剋),◆亦作“儉刻”。◆吝嗇刻薄。○《宋書‧朱脩之傳》:“然性儉剋少恩情,姊在鄉里,飢寒不立,[脩之]未嘗供贍。”○《南史‧朱脩之傳》:“儉刻無潤,薄於恩情,姊在鄉里,飢寒不立,[脩之]貴為刺史,未曾供贍。”
減剋(減剋),◆見“減克”。
忌剋(忌剋),◆見“忌克”。
攻剋(攻剋),◆同“攻克”。◆[清][昭槤]《嘯亭雜錄‧阿文成公用人》:“因與之副將劄,命其攻剋某嶺,即日克捷。”
犯剋(犯克),◆相克。○[冰心]《冬兒姑娘》:“那一次有人給提過親,家裏也沒有大人,孩子也好,就是時辰不對,說是犯剋。”
蠹剋(蠹克),◆侵耗刻削。○[明][謝肇淛]《五雜俎‧事部三》:“國用之不足,雖由上之不節,而下焉者,綜覈之未精,虛文之糜費,蠹剋之多端,因循之虧耗,亦常居其半焉。”
衝剋(衝剋),◆舊時陰陽五行術數中的一種迷信說法。以地支配方位,相抵觸的叫沖。如子(北)午(南)沖,寅(東)申(西)沖;以天干配五行,相制伏的叫剋。如甲(木)剋戊(土),丙(火)剋庚(金)。占卜星相者據此為人推斷歲運休咎,遂有天剋地沖的說法。○《三命通會‧總論歲運》:“歲衝剋運者吉,運衝剋歲者凶。”
沖剋(沖剋),◆舊時占卜星相術的說法以為日辰、五行、生肖等相抵觸者為沖,相克制者為克。如子午相沖,卯酉相沖,金克木,水克火等。○[清][黃六鴻]《福惠全書‧筮仕‧上任吉期》:“干支喜與本命行年相生,忌相沖剋。”○[茅盾]《春蠶》:“[阿多]現在也變了臉色。他這才知道這女人的惡意是要沖剋他家的‘寶寶’。”
不剋(不剋),◆不能制勝;不能做到。○《後漢書‧朱俊傳》:“因急攻,連戰不剋。”○[唐][韓愈]《故金紫光祿大夫贈太傅董公行狀》:“﹝[李萬榮]﹞為節度一年,其將[韓惟清]、[張彥林]作亂,求殺[萬榮]不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