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历史如珠帘缱绻。大王朝小王朝,是珠子。而门阀士族与寒门却是一根根串线。其中的刀光剑影,爱恨纠缠是这些珠子的精神气。
当这些历史已经变成了滚滚尘埃,我们今天呼吸的空气中还有几千年前的味道,有些东西已经根深蒂固印在了我们的血脉中,门阀的过往随着阶级势力的粉碎而烟消云散,但是门阀士族对后世的影响却越来越深远,下面笔者就带各位读者朋友一起来回顾这段历史上曾经存在的门阀阶级。
门阀制度自古以来就有,晋朝时期到达顶峰。门阀与门阀之间的相互倾轧,也是决定历史走向的重要原因。
门阀之争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三国之战,门阀士族之间互相押注,最终司马家得到天下。最后晋朝士族又推翻皇权,门阀之间相互消耗资源彼此内斗,中原势力分散。导致了晋朝末期发生的五胡乱华。
到了唐朝时期李氏整合了门阀资源,合理的分配了门阀利益,促就了大唐盛事。门阀在唐朝变成了一把得力的工具来为帝王使用。
可以说门阀的存在是依附了皇权,自古以来的皇帝治理天下都会首先拉拢大门阀,以达到实施政令的目的。但是没有强有力的中央集权,那么皇权就会对门阀失去控制,从而逐渐变成门阀之间竞争的牺牲品和工具。
门阀的生长环境门阀的雏形在于王权,“王”出现之后有了完整的治理体系,有了首领和臣属的阶级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炎帝黄帝之前的部落时代。
可以说,只要是有明确组织架构的政治集体,都会有门阀的身影,每个“王”都是门阀押注的结果,有着非同小可的作用。可以为帝王所用,但是门阀权柄过大王权的力量就会削弱,掌握不住使用方法反而会伤到自身。
目前的印度是比较典型正在处于门阀倾轧的阶段,没有婆罗门没有神职人员的帮助,将会有政令不出新德里的情况发生。莫迪大仙目前正在针对国内的穆斯林来重新整合国内的门阀势力,借穆斯林之手来削弱门阀势力,让分散的门阀势力只能上莫迪一条船,不然就会遭到打压。不得不说,这是一步好棋。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周,周之前就有了“官”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前的尧舜时代,尧舜时代出现了一位治水的官员,名字叫鲧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1),鲧之父曰帝颛顼(2),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史记•夏本纪》
夏禹的祖父是颛顼帝,如果按照现代人的眼光来,夏禹就是出生门阀。而且根据史记记载,尧舜时代就有“臣”,“诸侯”等带有典型的封建阶级词汇出现了。可以说门阀一开始的样貌就是夏禹一般的名门之后。以及夏禹治水后。出现了九州大地,随后有了“诸侯”,这是人类王权早期的治理体系。
于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甚修,众土交正,致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国赐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令天子之国以外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史记•夏本纪》
根据史记记载,舜帝死后,舜成全了夏禹,提前安排做接班人,舜帝死后天下诸侯拜夏禹为王。随后各大势力家族推举新王上位,这样的步骤延续到周朝时被写入《礼记》中,作为一种必要的程序或者是步骤。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史记•夏本纪》
门阀的消亡这样的治理体系一直持续到民国。那时居然还有“衍圣公”这些世袭的官职,在当时最小的门阀就是地主阶级。
在蒋家王朝逃亡台湾的时候带走了儒释道三家的传人,带走了目前安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馆的文物,也带走了最后的门阀士族。自以为带走的是中华文明,其实只是带走了一个腐烂的阶级。
直到今天,我们普通人认为台湾与大陆只是政党之间的水火不容,背后的却是两个阶级的对立,是无产阶级与世家名门之间的对立。
在人权平等的原则下,今天的门阀士族彻底的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是它的再次出现去披上了“精英阶级”的外衣。
门阀制度下的婚姻习俗对现代人的影响道家有一气化三清一说,门阀所影响的历史深远,从古自今,我们今天的生活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么一种精神气,今天笔者就和大家来聊一聊关于现代人身边的古代士族精神。
快过年了,婚嫁之事一直是每家每户在饭桌上津津乐道的话题,为啥长辈们对各家子女找对象的问题好像有着特殊的执念……而我们自己反而却避而不谈,但是心里特别想有一个合适的对象。我发现不止中国有,韩国日本甚至是东南亚都有这种现象,而且都是混在儒家文化圈的。也就是说,结婚这事儿儒家掺合进来了。
其实谈恋爱到婚嫁之间还有着一系列繁琐的流程,而且在婚嫁之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些麻烦的步骤就是现代人望而却步的一部分原因。那么在古代门阀士族之间,嫁娶对于那时候的年轻人是否有跟现代人一样的顾虑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时代背景,我们可以先以周朝为背景来观察,那时的《礼记》明确记载着门阀的婚葬嫁娶所需要的礼仪,臣属诸侯以及王室成员间等级严格,严格的等级划分也就意味着有阶级差异的情况下,有些事情两个家族是不允许一起做的,其中就有找对象这件事。
《礼记》,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汉族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十三经之一。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
也就是说,《礼记》就是当时儒家文化在战国到西汉的传承,说到底是儒家学者对之前的规定重新做了一个编辑,然后被历代王朝制定规矩立法时拿来参考。结果影响了整一个中华文明,以及儒家文化圈。
由此可见,嫁娶两亲家不需要门当户对,在今天门当户对也是一种政治正确,门当户对谁都在追求,偏偏嘴里不能讲。一句话概括之,对现代家庭来说“门当户对”一种非必要条件,但是在古代是一个必要条件。
但是在《诗经》中庶民男女关系却是那么美好,《关雎》《蒹葭》道尽了古代先民最淳朴的男女关系,虽然有王公贵族的徭役,但还是有着自己的男耕女织,采桑务农有自己的日子。同阶级男女可以自由的恋爱,男女之间可以大大方方唱曲表达思念。
美好的事物确实是那么令人羡慕,但是镜头转到当时的门阀士族却又是那么现实。按照《礼记》记载门阀士族男性首先需要学习君子六艺,然后到及冠之年,行冠礼,接着是结婚,结婚当然是优先安排家族内部的适龄少女与之结合。
男子生下来的时候父母就已经替他找好了未来的妻子。世袭制度下,长子生儿育女然后接替父亲的职位,次子可以谋其他职位,或者是等待家族其他成员的聘用。
汉代以前门阀家族的内部通婚
这里有一个家族内部的概念,家族的概念来自于姓氏的诞生,这种方式有点像《冰与火之歌》里面的兰尼斯特家族,詹姆兰尼斯特本来就应该娶她的表妹瑟曦兰尼斯特来维持家族血脉,最后瑟曦被家族安排嫁给国王了,为了维持门阀家族与王室的关系。
而且凡是是写在《礼记》中的,上到周朝王族下到庶民百姓都必须遵守,之后这个制度伴随了整个中华封建时代的文明,也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那么这个规定是好还是坏呢,按照今天的标准那肯定是坏的。因为这样一来不是跟今天的印度种姓制度一样了吗?开历史的倒车肯定是不行。
古代的门阀士族的男女婚姻都是自己没法掌握的,生杀大权掌握在家族手里。家族利益高于一切,在这个背景下婚姻中的政治利益考量远远高于男欢女爱。
因此在古代的典籍中,留下的嫁娶的相关信息那么少,只是留下了美好的爱情故事,还有妻子对丈夫的思念。自己如果选择结婚对象,在当时社会会有舆论压力,因为你跳过了家族的安排,等于是打了家族的脸啊,你这是不忠不孝的大帽子就是带实了。
那时候嫁娶不是自己主观意识存在的,而是一项来自家族的安排,夫妻感情是后期培养的。甚至写这些古籍的作者,本身看待自己的婚姻都是平平淡淡
古代的家族关系纽带
但是家族成员为什么联系的那么紧密呢,我就不能脱离家族吗?原因还是在儒家。儒家文化中就有一个字“孝”,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孝道排在所有字之前,真是因为有孝道才有了父母之恩,往大了就是家族之恩,才有了家族的概念。
然后又发明了“忠”,对家族忠诚对帝王忠诚。所以帝王喜欢儒家,因为帝王也是儒家教的,也是儒家文化推广之后的受益者。
晋末之后,出现了五胡乱华。打乱了原有的秩序,唐朝结束了内乱,婚姻也因为战争后家族对联姻的反思,思想逐渐变得开放。但仅仅是允许女性离婚后再嫁。其他的习俗还是按照汉时期的传统,维护建立起来的儒家文化。
(一)唐代婚姻制度中,对于婚姻的成立,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维护“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原则,就是维护儒家的文化,因为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捧儒家的态度,也影响到了唐朝的律法制定。认为自己选择的婚姻是对父母的不孝,不孝之人将会受到处罚。
第二,为儒家文化最重“礼”,“礼”的含义通俗的表达就是办事的程序,结婚是两家结两姓之好的重要组成部分,程序的制定尤为重要。区别于春秋战国的家族内部婚姻,到了唐朝,两个门阀之间的往来尚需要一定的章程。庶民百姓之间的婚礼也不能随意逾矩,门阀之间为了表示尊重,制定了婚书、聘财等代表平等与尊重的元素,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现代。
第三,对婚姻的缔结有限制,规定同姓不婚;尊卑有别,不能结婚,也就是不能和自己的长辈或者晚辈结婚,不符合伦理;因为庶民里也有良藉和贱藉,阶级不同不能结婚。
第四,维护“一夫一妻”为基础的多妾制。唐朝以前是一夫多妻制,妻子之间的顺序是按照谁先生儿子来定的,《春秋》中有这样一句话:“子凭母贵,母凭子贵。”说的就是儿子出生后要看母亲的地位,才能在乱世之中得到母亲的庇佑,才能活下来。母亲在儿子生下之后确定了母亲的地位,所以后面一步快步步快,生孩子慢的女人在家族中是没有发言权的。
但在唐朝有了一夫多妾制就规定了“先来后到”大过“长幼尊卑”。就是“顺序”排在“礼”前,先有顺序才有了“程序”,也维护了家族的稳定。
唐朝时期的结婚礼俗步骤1.问名
古代士族两家交好的基础就是联姻,但是家族和家族之间比较难以沟通,也不能贸然亲自上门提出娶亲的建议,这样比较失礼,所以就有了中间媒介的职业诞生,就是所谓的媒人或叫红娘,随即的就是一个产业链的诞生。
基本程序是这样:男方找到媒人查询有无配对的适龄少女,媒人就要问男方家里有什么,官居何位,然后找到合适的女方家庭进行配对。媒人向男方索要咨询费去打点女方家庭,其中就有给女方家庭的见面礼、定制名帖、车马费、去算命先生那里算八字的一切打点费用。这还不算完,媒婆这一次去只是顺利的要回女方的生辰八字。
回来还要看男女双方的八字合不合适,唐朝时四柱预测学还没有形成体系,那时候一般用卜卦来预测吉凶。但是这一习俗也催生了四柱预测学的发展,直到目前,四柱预测学也是命相方面最主要的一个学科,现代人合婚就只是看生辰八字了,不单纯靠卜卦来断吉凶。
2.请期
媒人牵上线以后,暂时退出群聊,只留两家开始用各种方式来讨论婚礼日期、双方家长的要求,比如用书信的方式传递信息,最后男方定出了一个结婚时间,派人报知对方家庭并要求索要回帖,回帖的意思就是对方的确收到了消息,知晓了结婚的明确时间和章程。
3、请帖
两家结婚,双方的朋友都要来祝贺。也是向周围的邻居通报我们家孩子已经结婚了,这时候需要写请帖广而告之,亲戚朋友知道了以后需要来祝贺,来了也不能空手,所以又有了随礼的产生。
4、迎亲
以前新郎是不去女方家里的,女方家庭将女儿送过来,一路吹吹打打。无比热闹
5、宴会后入洞房
唐朝的时候物资匮乏,百姓可以食用的农作物种类不多,也没有特别高的产量,所以洞房的仪式没有今天那么热闹。而且那时候重礼法,嬉笑打闹侮辱家族的举动,是为无礼。
这也是现代婚礼的一个雏形,由于两个姓氏婚姻的原因,所以婚礼变成了两个姓氏之间的重要内容,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姓氏间的交流与结合。
唐朝末期经历了安史之乱,南唐后主李煜沦为了一介草芥。儒家的文化经历了一次洗牌,因为宋朝赵家当初的建立就有些歪,因为宋高祖赵匡胤原先是靠背叛起的家,当年儒家提出的“顺序”“先后”“忠诚”之说用在这个王朝身上就有些出格,所以儒家对此避而不谈,反而极力为赵家开脱,就导致了儒家在北宋时期式微。原先的门阀势力也经历了一个大洗牌,原先的家族已经不复存在了,有了新兴门阀。
因为儒家的生存不能没有皇权的帮助,这是儒家第一次向皇权妥协,儒家妥协了之后,法家抬头了,早在先秦时期,就是法家和儒家在庙堂争取位置。自古以来礼法的冲突都在不断磨合,宋朝时儒家迎合了皇权,从此以后儒家话就说不响了,说不响就影响了在庙堂中的地位,于是出了开封府尹包青天这样一位法家的人物。
儒家噤声后表现在民间就是妇女和寒门子弟地位的提升,因为儒家已经持身不正了,不能站出来指点江山。所以妇女和寒门的地位上升后,就有了自己的诉求,就有了科举制度的雏形,科举制度的出现就有了新型门阀与老门阀的摩擦,在不断的交融中民间的习俗就多了起来。宋朝时期的花灯文化,猜灯谜,吟诗作对就是其中的一个剪影。
辽金在宋朝时期的冲突,儒家并没有在其中发挥作用,使得民间对儒家文化很不以为然,社会上出现了轻儒重仕的现象,造就了宋朝时期一大批权臣。权臣的背后是新兴门阀与旧门阀的摩擦和博弈。
门阀士族在经历了大洗牌的过程中,婚礼习俗也变得更加开放。因为商品经济比较发达,诸子百家的商家在其中如鱼得水,宋朝商品经济的发达来自于民间的需求、充足的资本、手工业的兴起。商品满足了人民的需求,新的门阀之间有了新的交流模式,也可以说新的门阀是因为商家而崛起的,其中就摆脱了儒家的礼,多了商家提出的“益”,所以宋朝的门阀身上的特质就是俩字:“有钱”,有钱了之后就是有权。
那么情感初期,媒人筛选的时候,对方家里的资产考量比重大于两家在社会中的实际地位,因为有钱就是地位。
因为新的门阀摒弃了老门阀士族繁琐的程序。通俗点说,本身我就是做生意的,那么我手上的资源肯定比媒婆多,而且我的朋友家正好有一个女儿,我大可以自己去问问我朋友,我朋友还可以帮忙介绍。也就是门阀之间摒弃了媒婆的传统,媒婆的存在不是为门阀服务而是为了满足普通人,媒婆的存在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保留了儒家文化中的“礼”
在宋朝的婚俗中就出现了,门阀本就相识但还是要红娘提亲的有趣现象。还有一种是这时候的婚姻不是单纯的结两姓之好,而是一种结盟或是一种利益交流的产物。为了满足人们的娱乐出现了闹洞房的雏形。
蒙古人入主中原后,汉人变成了二等公民。一等人自然是蒙古人,但是也开始了鲜卑、金人、契丹人与汉人之间的通婚。汉人没有了门阀,因为没有了汉族政权,汉人和蒙人不允许通婚也说明了不会有汉人主导的门阀存在,元代开始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大融合。从此汉人的基因里面存在着异族的血。
婚礼习俗方面也就是这么简单怎么来,汉人已经变成奴了,还有什么地位可言。所以一切从简。因此也没有什么史料记载那时的婚礼是什么具体步骤。在战乱中活下来的人经过异族的统治,大多数已经被改变了习俗。
明朝建立后,封建礼制再度兴起明朝太祖朱元璋出身是一介平民,他坐上皇位,第一件事就是要匡扶儒家的地位,来构建一个框架,然后通过这些规矩来重新分配权力,最著名的就是《蓝玉案》,典型的就是儒家定罪,法家做打手。法家开始依附于儒家做事。
明朝的婚俗文化比宋朝更盛,但是更有标准化,添加了祖庙、宗祠等相关信息,维护了当地土著势力的利益,当地的门阀士族自主的拥护皇权,门阀士族也逐渐成为了土豪乡绅族老一类的存在,把婚礼变成了一种规定,更是对妇女的一种压迫。后来清代延续了这一风格,对汉人的律法基本就没变化,所以清末土豪劣绅乡约族老就是压在妇女头上的几座大山。
满清入关后,门阀间婚礼有着严格的制度清朝的婚礼尽量按照原有的封建礼制规定,甚至有甚之而无不及,极大地维护了门阀士族的利益,因此满汉之治到来。
由于清朝有满人和汉人,满汉之间却又不通婚,皇帝是满人,为保证皇族血脉的纯洁,皇室成员都是满人。规章制度只为汉人准备,所以直接把明朝的规定搬来使用,在婚礼的步骤上满清政府基本上不管民间的婚礼习俗。民间继续按照明朝时留下来的传统,在权力的高层依旧是汉人依附于满人,满人依仗汉人。但是在私下门阀之间,各自没有任何交集。
在康熙到乾隆时期汉人一直是满人的帮手,在朝政中双方力量达到了持平。到了清末满人执政水平下滑,有了后来的李鸿章、曾国藩等汉人能臣上台,满人逐渐依仗汉人。汉人的门阀势力开始发力,同时中国的租界里有一种新的力量在兴起。
民国时期的新生活运动中国南方还有一种势力在悄悄兴起,那就是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同盟会就是门阀势力另一个典型,是南方商人势力进入了权力的押注阶段。
新兴的门阀势力想抬头,就必须要把旧门阀给撬动。挑战必须要有名目,所以后来新门阀提出的口号是什么?就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的三民主义,用新的思想来挑战旧的思想。孙中山先生加强了女性的地位,女性的地位发生了改变,婚礼习俗自然会发生变化。
所以那时候那时候新门阀之间的婚姻是有着鲜明的性格色彩,用新生活方式的方式来对抗封建阶级。
新女性那时候结婚,就很刻意的避开了长辈的印象,有了现代社会把男女朋友带回家的雏形。但是在民间,在政府势力接触不到的北方农村,就有像《白鹿原》那种延续清朝末年的婚礼习俗。
新中国成立后的婚礼习俗在物资匮乏时期,婚礼习俗依旧是一切从简。不存在什么大的排场,没有门阀士族后,大家都是老百姓,没什么可以攀比的地方,门阀之间的婚礼习俗到目前为止就画上了一个句号。
在古代的典籍中,留下的嫁娶的相关信息那么少,只是留下了美好的爱情故事,还有妻子对丈夫的思念。自己如果选择结婚对象,在当时社会会有舆论压力,因为你跳过了家族的安排,等于是打了家族的脸啊,你这是不忠不孝啊,大帽子就上来了。
那时候嫁娶不是自己主观意识存在的,而是一项来自家族的安排,夫妻感情是后期培养的。甚至写这些古籍的作者,本身看待自己的婚姻都是平平淡淡
借古喻今我们今天来看自己的婚姻,与古人比起来真的已经很自由了,但是自由恋爱面对的问题就是选择。在古代母亲会来问你想娶哪个表妹。但是在现代社会,没有了阶级区分就需要像自然界中的动物求偶那样,手段尽出来来争得异性的欢心,特别是目前独生子女居多,一个人独惯了,不知道怎么样和异性接触,身边也没有异性姊妹出谋划策。也是目前交流难的一大原因。
我们今天看老一辈的婚姻,很少有自由恋爱的,新中国成立后,门阀士族没了,没有家族这个概念了,没有家族的概念,怎么样双方家庭才能见面,沟通手段又有限,那段时间的婚姻都是通过媒人介绍。媒人介绍的时候,其实就有把门当户对的因素考虑进去,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家庭条件接近,这样成功的机会大一点。
那么问题出现了,门阀士族之间同等级往来,演变到了近代社会变成了包办婚姻,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全部消除。
在王朔的小说《顽主》中角色赵尧舜就对马青说:“我们这一代人的婚姻,就是一个悲剧。”
结语今天为什么老一辈这么逼着我们结婚,是他们自己急啊,要是搁以前早就给安排了,小孩哪有那么多废话呢,叫你结婚你就结不就完事了。我挑媳妇是看我喜欢,你喜不喜欢不重要。
而且靠自己找的有几个是父母喜欢的,所以父母那一辈开始婆媳关系一直是一个问题,为啥?你自己找的家里人不喜欢呗,但也得捏着鼻子往下过不是。
今天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自由恋爱的背后需要付出自由的代价,老一辈的安排不一定全是坏事。
参考文献:
汉•司马迁《史记•夏本纪》
西汉•戴圣《礼记》
《诗经》
《唐律疏议》
《宋•刑法志》
《元典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