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剧照
卜算子词牌,是宋代十分流行的曲调之一。相传唐代骆宾王写诗爱用数字,如:平生一顾念,意气溢三军;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一言芬若桂,四海臭如兰;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等等,他的《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长篇诗,几乎每联都有数字,所以人们给他起外号叫:算博士。卜算子引用其绰号,意指用来卜卦算数的曲调。后来,人们把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作为卜算子的正体,这首词非常有名: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东坡剧照
全词两段44字,上下段各两仄韵。估计大家都知道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都是佳作。作为宋朝流行的词牌之一,新年作品也是少不了的。
1.卜算子(除夕) 朱敦儒
江上见新年,年夜听春雨。有个人人领略春,粉淡红轻注。
深劝玉东西,低唱黄金缕。捻底梅花总是愁,酒尽人归去。
朱敦儒是北宋、南宋交替时期的词人。文学修养较高,有品行,家境优裕,一生没有经历过太大的波折。一开始名望很高,主张抗战,但晚节不保,归附秦桧。仅从词作来说,风格清俊婉丽,属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词俊”。这首卜算子,平淡无奇。玉东西,原是酒杯的名称,这里指代酒。黄金缕,也是词牌名,就是前篇提到的“蝶恋花”。除夕之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到春的意义。春天,不仅仅是粉淡红轻而已,更多的是春愁。不过,反正都是愁,不如喝酒唱歌罢,喝完就散场。这也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南渡朝廷的一种失望之意。
2. 卜算子(元宵) 刘辰翁
不是重看灯,重见河边女。长是蛾儿作队行,路转风吹去。
十载庆元宵,满耳番腔鼓。欲识尊前太守谁,起向尊前舞。
元宵节,又称元夜,上元节,是春节后第一个月圆之日,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元宵观灯、猜灯谜是过年的标准配置。尽管皇帝也会在元宵节与民同乐,举办很多节目,但是,元宵观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美女俊男之间也。所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李清照和赵明诚就是在这一天对上了眼神。从刘辰翁这首词开看,开宗明义,”不是重看灯,重见河边女“。看美女才正是最重要的,真是把宋朝元宵佳节的狂热本质一语道破了。不过时值蒙古兵南下,这首词也有”只把杭州作汴州“的讽谏意思。但是,人们可管不了那么多。元宵节这天,据南宋的《梦粱录》记载:妓女群坐喧哗,勾引风流子弟买笑追欢。公子王孙,五陵年少,更以纱笼喝道,将带佳人美女,遍地游赏。这个词牌,似乎印证了算命的本意,有算桃花运的味道。另一位南宋词人廖行之的《卜算子(元夜观灯)》,也描绘了同样的场景。
卜算子(元夜观灯) 廖行之
云破露新晴,月上输清气。最是江城有底佳,灯火人烟沸。
行乐尽欢娱,眼界尤妍媚。多少江滨解佩人,邂逅无穷意。
这正是:上元灯为媒,江边笑寻春,确认过眼神,你就是对的人,解下双鱼佩,一遇订终身,不要说观灯猜谜,那都是浮云。如果搞一次元宵节相亲特别节目,现场海选,是不是很有古代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