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异 | 文
最近引发热议的网络短视频节目《透明人》中,主持人姜思达和Ayawawa的对谈虽然只有短短十分钟出头,却是我看到的对Ayawawa情感理论和话术的一次最好的展示。长期以来对Ayawawa的批评、嘲讽已经不胜枚举,她为什么仍能大行其道?难道她的粉丝真的全都被洗脑了?要理解这一现象,就不得不提到她和PUA泡学情感理论的前世今生,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国内婚姻情感咨询市场、两性教育问题上的混乱和缺位。
一、Ayawawa和PUA的前世今生
第一次知道PUA(Pick-Up Artist,国内简称泡学,即泡妞学、把妹学)大约是2008年,当时国内最大的早期PUA阵地是豆瓣的“搭讪学”等小组和之后热起来的泡学网,有天涯论坛过来的“泳湿小狗”(也就是现在知乎的“刘念”),以及后来成为PUA大佬的“冷爱”。这些地方聚集了一大批刚刚读了点《谜男方法》《把妹达人》等PUA经典读物而充满新鲜感的宅男,导师教他们怎么克服羞怯、勇敢迈出第一步。他们也曾在论坛组织线下活动,去街头和妹子搭话,成员们踊跃留言汇报成绩,要到电话号码就算成功了一次,计入得分。
第一次记住Ayawawa大约是2007年,她当时早已经是“猫扑女神”,走性感人设,对自己的职业介绍是平面模特,卖点之一是智商145的“门萨”会员——这是一个智商测试中取得高分的人才能加入的国际性俱乐部,她神采飞扬又自信满满,建议节目的另一位女嘉宾也试一试门萨的入会考试。门萨在当时的中国还挺新鲜,后来才爆出负面新闻。Ayawawa当时在电视节目的口号是,“比我漂亮的不如我聪明,比我聪明不如我漂亮”。
一个有趣的巧合是,那两年正好有本小说相当火,书名就叫《门萨的娼妓》。高智商的应召女郎,拉客靠的不只是肉体,还有灵魂和情感附加值;收上一笔智商税,就能充分满足和你匹配的心灵需求:从普鲁斯特到人类学,都可以和男性客人侃侃而谈。100块,可以聊《大白鲸》,也可以买到她借给你的唱片并和你进餐,然后焦虑发作;300块,全套服务,包括在艺术博物馆和你约好的不期而遇,从她的论文和你谈到佛洛依德,并为你争吵、心碎和假装自杀。总之,你和她的恋爱故事里,没有什么不可以贴上标价的。
2009年,网红Ayawawa遇上PUA,这是伍迪⋅艾伦都没能写出的黑色幽默。泡学网的资深成员摩拳擦掌,兴奋又轻佻地讨论Ayawawa的《恋爱厚黑学》如何向女性介绍PUA:“她是个美女,值得你们推倒的。”他们没能想到,后来Ayawawa一度被称为“女版PUA”,最后和当年泡学网的版主“冷爱”双双转型,联手开起了情感咨询公司“花镇”;而当年其他PUA大佬们,大多不过昙花一现,在“泡学”名声败坏后,慢慢不再活跃,最后淡出了江湖。
泡学论坛上曾经对Ayawawa早期破解PUA理论的一些介绍。
严格来说,泡学或搭讪学,从来就不是一门什么成体系的严谨学科,它是混杂了各种经验之谈、伪科学、偏见和吹牛以及性学、心理学各路半吊子知识的大杂烩。但在当时,确实能一定程度地满足一些在两性、社交上有困难的男性网友的需求。泡学在接下来几年里慢慢散发恶臭,变质成了“如何多快好省地追到女性”,早期搭讪要电话也许还算是在正常范围,后期则发展成了以“推倒”(发生过性关系)算成功一次,计入得分。色情和诈骗的倾向在后期越来越明显,付费找一些女性当“托儿”,在学员面前假装自己前拥后抱、如鱼得水,这种情况绝不鲜见;甚至有导师用视频拍摄从引诱到“推倒”陌生女性的全过程,作为上课的案例,一些人已经踩在了违法的边缘。
PUA在国外流行的同时备受抨击,以至于热门美剧《犯罪心理》专门以PUA创始人“迷男”(左上)为原型拍了一集,该人物在剧中培训连环杀手,右上和下图来自电视剧截图。
和所有热衷发明概念、包装名词的流行文化一样,PUA有“孔雀理论”、“打压对方”、“现场掌控”之类的各种技能专用词,女版PUA的Ayawawa也同样有“PU/MU”,“长择/短择”,“锤子-剪刀-布”等一系列让外人不明觉厉的自创术语,和男版展开了一场攻防战。不过,Ayawawa一直在聪明地完善、修正自己的话术和复杂化这些概念,并识时务地和劣化变味的泡学人士划开了界限。
相关PUA教材后面的一些术语介绍。
从本质上来说,Ayawawa这一套和男性向的PUA也并无不同。对PUA理论的批评,有很大一部分实际上也同样适用于Ayawawa。它们都是在两性刻板印象的既有框架中,把异性划分成ABC类型或三六九等(七分女/九分女之类,越优质分数越高),按照一定的套路和策略,开展捕猎行动。比如说,Ayawawa会教女粉丝们,“第一次约会要穿吸眼球的红色,第二次穿运动装,第三次穿女人味的黑色蕾丝”,这种具体的操作手段,也并不比“银座妈妈桑教你魅力说话术”、“贵妇教你嫁入豪门的N节课”之类要高明多少。而“冷爱”也曾以同样的套路教男粉丝们,其中广为流传的金句之一即是:“如果她涉世未深,就带她看遍世间繁华;如果她历经沧桑,请带她坐上十次木马。”给你的惊喜,恰倒好处地在你的预期范围之外,超出那么一点点。
当然,Ayawawa并没有真的如当年泡学网的男性网友担忧的那样实现对男性的“反杀”,这种驭男术不过是“门萨的娼妓”式的翻版:你读过的书,你穿的衣服,你说话的方式,都可以向男方明码标价;你所有的技能,两性交往的环节,都可以依照一条鄙视链,逐步分解量化,女性要学会一点点地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符合传统男性要求的诱饵,并将猎物及时套牢;分数最高的那位,可以在婚姻市场上谋求一个最好的要价。
问题在于,当这种刻板又步步为营的亲密关系发展成长期时,真的是所有人想要的吗?教女性崇拜自己的丈夫,学会撒娇,委屈的时候调节自己的心态,丈夫出轨时“谁痛苦谁改变”,并且用一句“存在就是合理”把一切合理化,谁会真的一直忍耐或者满足于此、从不失算或爆发呢?更不用说牵强附会地用所谓大猩猩-黑猩猩-倭黑猩猩的生物进化学特性来附会人类行为,以此解释自创的锤子-剪刀-布理论,恐怕会被灵长学研究者和生物学家们狠狠嘲笑:其实这换成蜻蜓蝴蝶蚂蚁大概也没什么问题,就放过演化心理学吧。
如果PUA是“泡妞学”,那Ayawawa情感理论中的部分内容也的确可以称为“后宫学”。 这两种理论的共同点其实是,把情感恋爱关系纳入进一套高度商品化的匹配评价模式中。很多人批评ayawawa物化女性,是制造女奴;但其实在她的理论中,男性也同样被物化和商品化,一样是要被打分的。她的前提仍是“五分女配七分男”的传统婚配思路,但如果一个五分女,找了三分男恋爱,那么ayawawa也会有极大概率会劝她蹬掉这个男人。
《透明人》节目截图:Ayawawa称咪蒙是“母爱算法”,即“你想看啥,我就给你啥”;自己是“父爱算法”,即“我是对的,你要听我的”。
有趣的是,一百多年前,父母包办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依据家世地位算计彩礼和嫁妆;而如今我们早已可以自由恋爱,却竟然还是难逃窠臼,要遵循情感专家们所谓的“父爱算法”或“母爱算法”,精心计算,步步为营,宛如宫斗一般,“把爱情建立在精确的价值匹配上”(冷爱原话)。既然所有复杂多样的恋爱情感问题,都可以被他们降维,放进简单粗暴的自创模型中,那自然就可以把相应的处理方法纳入流水线式的“情感咨询”套路解决流程中。如果一个人的各方各面,可以简单粗暴到用几个参数快速分类和打分,那相应的标准化流程也就应然而生。花镇的创始人之一肖然,在2015年前后一次采访中提到要利用客户搞大数据(姑且不论这是否涉及泄露来访者隐私),开发一个APP,比如情侣吵一次架扣多少分,送一次礼物加多少分,低于某个分值就会预警。而如何分类、判断和解决, 如采访中所言,经过培训后,“一个具有普通智力的人可以在一周内掌握。”
二、情感咨询市场的“万能博士”
早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普及之前,国外特别是地方性报纸的广告中有一大类内容就是分类广告。早年有阅读港台报纸经验的读者可能也曾见识过:至少2、3个整版到半份报纸甚至几十页下来,都是密密麻麻的豆腐块广告,从二手车到征婚启示,无所不包 。在这些广告中,有一种特别抓人眼球,其内容大致是:你有什么烦恼吗,有什么忧愁吗,请咨询某某博士,他/她可以解决你的一切问题。
如果拜访这位博士的好事者受过良好教育,他就会发现:某某博士的博士学位相当可疑,一般是一个没人知道的外国宗教大学,那张学位证很有可能是花20美金邮购来的。这位“万能博士”先生一般会用半拉子的宗教知识,还有地摊心理书的某种混合语言,对来访者高谈阔论,最后收取一笔相对于正规心理医生来说不算是大出血但也足够上馆子来一顿好饭菜的咨询费或捐赠款。
从社会分层来说,大部分欧美中下阶层的普通人可能没钱看正经的心理医生,或者没有足够虔诚到参加教堂每周的宗教仪式。转向分类广告上无所不能的某某博士,也不失为寻找一种帮助——这些人与社工或教会多多少少有些关系,能说得上一些话——或者心理安慰。英文里有个微妙的讲法,把这类广告叫作“soliciting”,引诱、唆使,同时也有“拉客”的意思,愿者上钩嘛。前来咨询的,往往是家庭、情感或心理上有一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问题,凭着博士们的三寸不烂之舌,倒也能哄得住不少来者。
这种“万能博士”既不是心理医生也不是精神科医生——哪怕是心理行业中层次相对较低的咨询师(只负责话疗,也就是聊聊天,没有开药处方权),也需要有基本学术训练和相关专业学位。国内网上一些较有名气的心理医生,一般对应的是美国的临床心理学家(Clinical Psychology,博士学位),一定要经过了规定时限的临床咨询等系统培训,有执业资格,恪守基本的伦理守则(至少绝对不会随意泄露患者隐私),接受相关监督等一系列要求。如果前来咨询的人的问题需要服用药物或者更深入的帮助,心理咨询师至少知道怎么回答和解释,一旦发现患者有严重问题比如精神分裂等症状,则会推荐给精神科医生(Psychiatrist,有开药处方权)。
在国外,情感关系咨询(relationship consultant)是一个专门的心理学行业,哪怕是Psychologytoday这种面向大众提供咨询师信息和科普内容的美国大型网站,每个咨询师的页面都有相应的学术背景介绍、诊疗的手段方法和详细公开的收费标准。这是一套非常复杂的体系,如有违反,对咨询师的惩罚将相当严重。不幸的是,中国的心理咨询业和相关市场实在是过于混乱,以至于大部分人都搞不清这些基本的情况。
在进入移动媒体时代之前,中国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大规模地产生这种“万能博士”。一则普通民众比较保守,没有求助心理机构和医生的意识,普通人信奉家丑不可外扬,也讳言相对隐私的心理问题,担心会被当“精神病”和 “疯子”。二则是心理咨询的隐私保护目前还毫无规范,很多所谓的“知心大姐”类型的咨询师,经常津津乐道地把求助者的情况当成饭桌上的谈资(倒是网络咨询的匿名性,反倒还能保证一定的医患隐私)。而且,“万能博士”们当时缺少渠道,前互联网时代的报纸职业习惯还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尚不敢大面积刊登这些广告。
但是,进入“流量为王”的移动媒体时代以后,情况彻底改变了。心理咨询行业成为了最热门的收智商税行业:你的原生家庭有问题,你的童年有问题,你有哪些心理创伤,你是不是有拖延症……每天都有自创的新名词漫天飞舞,都是各路“万能博士”们津津乐道的文章主题,他们的头衔越来越丰富,花样也越来越多。 后来,HR面试丢出了一套500题人格测试,“我们非常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哦” 。PUA导师们信誓旦旦地声称,“无财无貌照样泡白富美”、“方法用对没有把不到的妹” 。而今天,情感咨询师们会暗示你,听她/他的话按部就班,就能追到想要的人,赢回失去的心,很多和下蛊占卜焚香算塔罗牌,也差不太多。
《透明人》节目中对ayawawa粉丝的采访截图。
为什么“万能博士”们在中国突然大行其道?
首先,营销成本非常低。用传统分类广告的方式推销自己其实花费不菲,尤其是当“万能博士”想要扩大顾客群的时候,还要把广告开支撒在不同的本地报纸上,或者邻近城市的报纸分类广告。更重要的是,“万能博士”们的主要营销手段,被限制在了分类广告中,与各种征婚征友启事、占星术广告为邻。但是——这些问题在中文社交媒体app中不存在。各个话题的标签和分类下面,比十几页的分类广告报纸能提供更多更密集的豆腐块文字,拉到最下面,往往还带了个公众号二维码,想方设法诱导你去扫一扫。
其次,营销和投放的管制非常松。像心理治疗这种需要明显的专业资格的内容,能够被大量推送,这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胡乱出售处方药,甚至是未经诊断就给患者开刀。中文世界中几个较大的社交app对病毒式营销——较美化的说法是精准营销——抑制不足。这个问题在脸书等社交媒体发展中也曾出现,由于法律相对完善和舆论标准较高,国外社交媒体先后都不得不对病毒式营销的手法和内容做出某种程度的限制。但中文社交媒体的巨头显然还没有把这一问题提上议事日程,甚至可能出于对平均停留时间的考虑,对这些做法还存在某种鼓励。
最后,是透过社交媒体,“万能博士”们能实现低边际成本。在传统的咨询中,万能博士们必须和顾客面对面交流,他们的收入与顾客群事实上也就受限于他们一天中能鼓动三寸不烂之舌的时间。但是,透过社交媒体,带有心理或类似心理咨询内容能够被打包成课程,要么是直接出售,要么是捆绑大量广告或植入式营销内容后推送,这就相当于在所有用户的手机里植入了一位万能博士。
三、万能博士和ayawawa的致富秘笈:和商业化捆绑的情感话术
等等,我是在说Ayawawa是移动媒体时代的“万能博士”吗?不,这里针对的不是Ayawawa,而是众多所谓的心理和情感咨询师们。
虽然女权主义运动的历史也不过百年左右,但能在《透明人》节目上大咧咧说出“未来50年女权都占不了主流”的Ayawawa,她的底气大约是基于对两性情感咨询市场的体察。精明如她,在2009年的关口和经纪人洪震讨论后,决定改换路线放弃性感网红身份,投身女性情感咨询领域。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商业策略:女性情感市场在很长时间内,都要更为广阔和更容易吸金。说白了,心理或情感咨询,只不过是圈钱的商业跑马场,PUA大拿们最后陆续放弃了男性情感市场,并不是自身能力不足,冷爱他们很早就发现,情感咨询的男性市场主要集中在20-30岁年龄段,也就是俗称的“屌丝”阶段,一旦他们掌握了一点点技巧或资源,就不再会继续掏钱。
严格来说,自媒体时代这些漫天横飞的情感/心理咨询师们,写的东西既谈不上是真正的“心理咨询”,也和正儿八经的“心理学”没什么关系。就像《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对Ayawawa的采访回顾中提到的那样,早年的情感专栏写作经历让她发现,这其实是一种“不需要实际经验的写作和操作”。她敢自称是“世界最大情感咨询机构董事长”,大概也是源于这种自信。这个市场上,通过网络走红的所谓情感大师们,大部分都没有受过任何真正的心理学科班训练,只是道听途说了一些名词,就开始剖析和解读,其中自创理论和概念的“民科”不在少数。读过正经的心理学著作,就会明白,国内这一行鱼龙混杂得实在是太厉害——广义上包括婚姻咨询在内的心理咨询市场,目前在中国大陆还是一片混沌状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体制上说,我国的心理医师和各种咨询师之间区别度不高,目前的心理咨询师资格(包括冷爱拿到的心理咨询二级证书),既包含了有正规临床心理训练的专业人士,也包含了只有简单培训、没有任何医学或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人士。由于这个证书考试被降格到和考厨师证差不多(经常出现在“交钱包过”的小广告上),长期以来备受业界诟病,2017年已被取消,目前处于真空状态。这一体制下的资格管理也相对混乱,既然有关部门对杨永信主任的电击疗法和各种网瘾戒除学校都没采取过任何实质性行动,那么,万能博士们将自创的情感理论应用于实践——相对来说,社会危害度通常远远小于杨主任——也无可厚非。
更重要的是,体制上的混乱导致了市场需求不能被有效区分。同样是二级心理咨询师,可能是临床心理学博士,也可能是发明了一堆民科理论新词的万能博士,作为顾客,在选择时显然要比在普通医疗市场上更困难——大型三甲医院可以保证基本的医疗质量,但最高等级的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尚未开放)却有很大概率是非专业人士,根本算不上心理医生。各种具有不同需求的顾客也都被挤压在了这一片混沌的市场里。的确,一部分早期的追随者最终会醒悟和抛弃Ayawawa,并嗤之以鼻;而另一部分粉丝,就像当年连上街和女孩子开口搭讪都困难的宅男们一样,通过这种漏洞百出的情感理论迈出了第一步,或许会一直感激当初能遇到Ayawawa们。
2018年Ayawawa粉丝会现场。
在任何一个成熟的市场中,对于强烈依赖于话术的招徕或销售行为,都带有很苛刻的管制条件,自觉地让万能博士们老实地龟缩在分类广告里。然而,在智能手机主导的新媒体时代,在混乱和不健全的国内情感咨询市场上,社交媒体app逐步释放了万能博士们的能量。在以10亿计的中文社交app媒体上,大大小小的Ayawawa们正在兜售自制的心理话术——而中文社会的一般民众既对心理学缺乏了解,也对万能博士们缺乏足够的抵抗力,极容易就着了道儿。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交app的用户是相对脆弱的。《中国新闻周刊》曾提供Ayawawa她在“微问答”里的数据:“从2013年5月到2017年1月,有472期的情感问题中提到了‘安全感’这个词,占比是47.2%。而去年1月到8月的250期中就有156期提到了‘安全感’,占比52.9%。”Ayawawa也好,咪蒙也好,在利用焦虑感赚钱这点,她们深谙其道。
我并不认为Ayawawa的粉丝们愚蠢或者特别容易被洗脑。我们的学校没有提供充分的情感和两性教育,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也未能提供完善和健全的情感和家庭咨询服务。某个角度上,中文互联网的用户们都不得不片刻不停地学习各种辟谣和鉴定套路的手段,永远保持怀疑,等待反转,练习自救,既渴望专业人士的参与,又无法完全信任权威。商业化的情感模式,反而在提供一套似乎可以兑现的自我提升和救赎之道。明明只是给自己买点贵东西,非要管这叫“给自己投资”,“做更好的自己”,满眼都是“30岁的女人应该给自己投资一件更好的高档羊绒大衣”,“20岁的女孩穿这个更能俘获他的眼睛”……Ayawawa的情感理论,往往天衣无缝地和这些消费品捆绑在一起,这才是她这套话术的高明之处。
玛丽莲·梦露曾经唱“钻石是女孩最好的朋友”,后面还有一句话,“一个吻也许很重要,但它不能支付你简陋的公寓租金,也不能在售货机前帮到你”——谁给得起最大的钻石,谁就是最好的郎君,如果没有爱,有很多很多钱也可以;女性的情感需求,最后被量化等同于包包和口红——爱她,就给她买买买。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竟然不自觉地倒退回了一个对两性情感关系极度缺乏想象力的时代,以至于任何一个节日都会毫无疑问地以情人节的方式展开。那么,一套庸俗的打分和分类机制就能满足一部分人对感情问题的需求,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所有讽刺和嘲笑Ayawawa的人,最终会悲哀地发现,她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糟糕的产物。
本期编辑 邢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