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揺挂算命 免费算命姻缘

频道:八字 日期: 浏览:

小区旁边有个公园,公园附近有一个不小的菜市场,早上或者周末从公园锻炼回来,我喜欢到里面转一圈,买点需要的果蔬或者主食。一来二去,就和里面的人熟了,如果没什么事的话,买完了还要聊上几句。

日子长了,我就注意到,整个菜市场卖菜卖得最好的,要数胖大嫂了。胖大嫂大大咧咧,乐乐呵呵,快人快语。她的菜什么时候都是水嫩水嫩的,除了足斤足两,热情好客,每次称完菜算账时,她总要把零头抹去,临走还要给顾客抓一把香菜,或者加一个红萝卜、几个辣椒什么的,过称、算账、打包,大方、利索、痛快,最后还不忘叮嘱一句:拿好了,下次再来。让买菜的人很温暖。胖大嫂的人缘很好,一进菜市场,总能听到她操着大嗓门和大家说笑,整个一乐天派。其实,胖大嫂生活很艰难,她原来是一家纺织厂的工人,单位改制下岗了。她丈夫遭遇生产事故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两个半大不小的孩子嗷嗷待哺,一家人的生计全靠胖大嫂卖菜所得。她必须每天四五点钟就得起床,骑着三轮到蔬菜批发市场批发蔬菜,早点去能批到好蔬菜,回来还能赶上早市。一年四季,寒来暑往,几乎天天如此。天气好的时候,经常看到胖大嫂的两个孩子扒在菜摊后面的凳子上写作业。

菜市场稍往里走,是一家卖面条的新疆小两口,男的魁梧,女的秀丽,都套着雪白的围裙,摊子收拾得井井有条、整洁干净,一看就很讲究,和一些摊主的脏乱差形成鲜明对比。他们的面条全是手工制作,手工和面,手工擀面,手工切面。男的干和面、擀面、切面的体力活,女的负责过称、收银。每次经过,总是看到男的在埋头干活,女的吆喝顾客。男的手艺很好,和出来的面不软不硬,筋道有劲,你要粗的、细的或是中不溜的,他给现切。小伙子刀工也很好,切出来的面粗细均匀,绝不粘连。买完面打招呼走时,小媳妇会说:您慢走。小伙子则总是停下手中的活,抬起头,向你憨厚地笑笑。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小伙子的和面切面手艺是从他父亲那里学来的,趁年轻,想在这个产麦大省的省会用“面”闯天下,他们的梦想是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

菜市场出口处,是黄大爷修自行车的“便民服务摊”。黄大爷六十几岁,儿女们都成家立业了,老伴前几年也过世了,他不愿意依靠孩子们,于是开起了这个修车摊子。在我看来,黄大爷的修车无论技术,还是服务态度,都是这一带最好的。先说修车工具和零配件,半人高两米长的箱子里,各种工具零件琳琅满目,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配件应有尽有。再说技术,黄大爷只要看看、听听、摸摸车子,就知道毛病在哪里,该修的修,该换的换,一会儿就修好了。如果是手到病除的小毛病,黄大爷从来不要钱。能修好的尽量不换,非得换零件,也是收取略高于成本的价钱,绝不漫天要价。技术精,收费低,人又好,许多人宁愿多跑一截路,也要到黄大爷这里修车。没有顾客的时候,黄大爷会打开收音机,靠在躺椅上听听广播或者评书,忙中偷闲,稍事休息。

经常来这里买菜的,还有老刘,我们是怎么认识的?老刘在一家药厂工作,虽然收入不高,作息还算规律,两孩子都在上大学,爱人长年有病吃药,生活甚为窘迫艰难。没办法,只好下班后,在附近的超市干起了为顾客送货的第二职业。去年冬天,我在超市买了一台洗衣机,说好当天送货。没想到,买完后,天气突然下起了大雪,我想,这样的天气,送货可能得往后推了,以前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似乎成了惯例。吃完晚饭,漫天飞舞的雪花更大了,地面车上,白雪皑皑。“嘭嘭嘭”突然传来了敲门声,这么大的雪,谁会来串门呢?“送货的!”我压根就没想到,恶劣天气送货的还会来。老刘满身落满了雪花,连眉毛上都是。我说:这大雪天,晚几天送也行啊!老刘却说:答应下的事,一定要办到,不然客户会着急的。原来,雪天路滑,老刘不敢骑三轮车,硬是冒雪推车步行一个半小时,才把冰箱送到我家。从此,我们就认识了。每次菜市场见面,他也是急匆匆地买完就走,说不上几句话,我知道家里家外许多事情还在等着他做,他肩上的担子不轻。但是,一说起他上大学的孩子,老刘满脸的满足和自豪:孩子争气,大人苦点累点,这都算不了什么!

人生,好像一出戏,每个人都是演员,只不过舞台有大小,角色各不同,有的人是主角,有的人是配角,有的人跑龙套,但都有各不相同的演出空间、时间和内容。和很多人相比,身处社会底层的草根人物过得很清苦,很艰难,但他们知足、乐观,就像蚂蚁一样,别人有一碗饭,还想要第二碗,而他们,有一粒米,就能高兴好几天。

我写这些,并不是想引起大款和权贵们的怜悯。他们,靠自己的力量活着,即便艰难,即便卑微,但一样顶天立地,一样受人尊重。我只是想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生命是等值的,不应该因为出生、长相、职业、身份、履历、收入等等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更应该尊重那些身处社会底层、生活艰难但自食其力、乐观度日的人们。当你在灯红酒绿中杯觥交错时,你要想着,还有人迫于生计四处奔波;当你在温暖如春的家中闭目养神时,你要想着,还有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当你在事业上春风得意时,你要想着,还有人正在生活中苦苦支撑。也就是说,你应该时刻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细微感知,而不至于变得冷漠麻木,不懂感恩,缺乏同情,甚至丧失良知,这就够了。

要是考不上大学,我一定会成为一名木工,原因是我父亲就是一名老木工,初中之前我经常跟着他干点木工活。虽然没成为木工,但我从中却学到了许多东西。印象最深的是木工“行规”。比如盖房子,在安置大梁的当天中午,必须举行祭奠仪式,摆好供品,庄严肃穆,祭祀木工的祖师爷——鲁班;要是盖大型建筑,那就更隆重了,必须插红旗,宰公鸡,撒鸡血;据说鲁班的小名叫“双”,为了避讳,木工活里的“双”,都用“对”、“副”代替;木工工具摆放也有讲究,不能乱放,比如斧头,必须头朝下,以免伤人等等。

父亲总是随身带两样东西:铅笔和卷尺。有时候,耳朵上还别一截铅笔。做木工活之前,要看木料,父亲从来不估计,而是用卷尺量、用铅笔算,用数据说话。后来我发现,木工活可不简单,得懂一些几何学和力学,和其它行道一样,也得有悟性,不是人人都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木工的。我父亲曾经得过生产队的一个奖状,上写:苦干加巧干。我觉得这句话概括合格木工的特点很合适。木工活很辛苦,那时候没有用电动工具,拉大锯是个体力活,刨、凿、锉、剔、削、推也不轻松。此外,还得动脑筋,哪块木料应该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怎样搭配、用什么样的钉子、砖砌几行、垒多高等等,这些都需要思考、掂对、算计。当然,苦干加巧干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诚实。我经常看到父亲给生产队或者别人家干木工活时,对着一根木料看来看去,算来算去,在地基上走来走去,量来量去,还得和同行商量商量,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没有半点马虎、凑合。同样,村里的铁匠、瓦匠甚至走街串巷的磨剪子创菜刀、修补碗盆的手工艺人,都有一些外人不知的行业规则。现在我明白,这既是职业习惯,也是职业道德,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规则,有些确实不符合科学,但它包含了对职业的敬畏,对师道的尊崇,对个人言行的约束,值得我们深思。

这就是所谓的盗亦有道。看过一则材料:上世纪八十年代,学者朱学勤乘公交去参加自考,一小偷盯上了他的书包,偷走了他装有准考证的信封,当他发现里面只有一张准考证时,本可以下车一扔了之,但他不忍心毁掉一介书生的前途,于是他把信封递给了朱学勤,还不忘幽默一句:“老哥,看丢什么东西没有?”过去,东北闹“胡子”(土匪),他们虽打砸抢,但也有“行规”:喜丧事、邮差货郎、走村行医、算命摇卦,鳏寡孤独、棺材铺等行当,是不能抢劫的,此外还有“五清”、“六律”、“七不抢”、“八不夺”等。但是我们看看现在,小偷骗子们还有“规则”和“底线”吗?他们什么人都敢偷,什么钱都敢骗,什么事都敢做,没有敬畏,毫无底线,哪里还有“古风义贼”的影子?我们的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富裕了,可是精神追求和文明修养却没有跟上。别说社会大众,就是社会精英,也没有尽到责任。有人说,现在“富人没有远见,知识分子缺乏良知”,虽有失偏颇,但也不无道理,他们都没有承担起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好在中央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把软的和硬的、内省和外治结合起来,相信我们的社会会更加规范、有序、文明、进步。

我姥爷家是解放前的大户人家,那一片房屋土地都是他家的,还开着好几个铺子。土改时,被定为富农,房屋、土地大部分分给了贫雇农,仅留下五间瓦房和一座小院落。院子虽小,却长了许多杏树、苹果树、葡萄、槐树、榆树,春天,花团锦簇;夏天,树影婆娑;秋天,果实累累;冬天,雪景迷人。爬树、捉迷藏、摘果子、掏鸟蛋、打雪仗,这里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姥姥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弟弟参军后随359旅进入新疆,上世纪70年代回了一趟老家后,再无音讯。因此,我姥姥的父亲就轮流由三个闺女赡养。人老了,事也就多了,要不说“老小孩”呢,有时十分可笑甚至不讲理,可我姥姥总是很有耐心,老人无论说什么,她从不反驳,而是笑容满面地说:“好,好,我这就去!”而对我们这帮孩子,却是这不能做、那不能说,管得宽而严,使我们心里老大不愿意。有一次,一个亲戚来串门,问我姥姥为什么对老人百依百顺,而对孩子却管教甚严,我姥姥说:关心老人,要体现在脸上,他们来日无多,要让他们更多地感受到亲人的温暖。爱护孩子,要爱在心上,从小立下规矩,养成习惯,长大后才能成为有用的人。姥姥的这番“顺老管小”的理论我当时听不懂,直到我长大踏入社会,目睹种种反面事例时,我才渐渐明白,这时我的姥姥已经故去20多年了。

顺老管小,这是中国特色家庭生活中“尽孝教子”的智慧。可是现在,我们有多少家庭能做到呢?百善孝为先,尽孝顺为主。孝敬父母,不仅仅要从物质上“外安其身”,更重要的是从精神上“内安其心”,让老人顺心顺意,高高兴兴。不少做子女的罔顾老人的精神需求,以为给点钱财就是孝顺,对老人的一些要求百般阻挠甚至动辄训斥,埋怨、数落老人不该这样、应该那样,弄得老人左右为难,心情郁闷,甚至宁愿去养老院,也不愿意跟子女生活在一起。而对于自己的孩子,则是溺爱有加,有求必应,孩子成了家里的“霸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得围着孩子转,这样下去,哪来规矩,又怎成方圆?

多少年轻的父母为赡养老人和教育孩子发愁,而很多时候,他们恰恰做反了,把“顺老管小”变成了“顺小管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