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已经在成都草堂定居了两年的杜甫,在看到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时,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中称成都为“锦官城”,这是因为与中国古代历史上名扬四海的著名产品——蜀锦,密不可分。
锦,是一种用彩色经、纬丝线多重交织而成各种图案纹样的高级丝织品,代表着中国古代丝织品织造技术的最高水平。东汉学者刘熙曾讲过,“锦”字右边为“帛”,表明其为丝织品,而左从金旁,因为其贵重如金。
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南京云锦、广西壮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蜀锦,位列其首,被誉为“东方瑰宝”。
蜀地为什么能出现这么好的锦?追根溯源,是为沃野千里,气候温湿的天府之国非常适合养蚕。当人们享受到蚕丝带来的好处后,就会在一些祭祀中刻画蚕的形象来表示自己的敬意,甚至连取名也是因为“蜀”字的甲骨文就像一个人在整理桑蚕,而称作“蜀国”。
同时,作为原材料“供货商”的蚕,也为蜀锦技艺的萌芽铺垫好了温床。就在这样一个全民尚蚕的氛围里,蜀锦在先秦时代的纷乱中诞生了。
春秋战国时期,蜀国织造的布帛已十分精细,并被人们誉为“蜀锦”,此后,蜀锦成为蜀地所产一切锦类的总称。
春秋战国时期,蜀地就是桑蚕丝很发达的生产规模和状态,提花织锦的技艺相当的完善,以图案的生动、织纹的精致、色彩的艳丽而别具一格,成为重要的贸易品,远销诸侯各地。
从那时开始,蜀地织造的布帛,逐渐被人们誉为“蜀锦”。在张仪修建成都过程中记载过,家家户户都在养蚕纺织,“锦官城”就这样流传出来。
两汉时期,成都经济繁荣,号称“天府”,“列备五都”,迎来丝织业发展的高峰。蚕丝染色在朱、黄、青、白、黑“五方正色”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绿、紫、绛等“间色”。
蜀锦还被作为贡品献给朝廷,汉成帝曾令益州留下三年税输,为宫廷织造“七成锦帐,以沉水香饰之”。用一州三年的赋税织造一床锦帐,其精致豪华可以想见。
蜀锦的纺织工艺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而这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工艺水平在全世界都极为罕见。1995年出土的一块汉代的护膊——“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充分体现了蜀锦的地位。
蜀人用采用经线提花的织造方法制作,以宝蓝、绛红、草绿、明黄和白色等五组色经织出星纹、云纹、孔雀、仙鹤、辟邪和虎纹,其花纹之间贯穿两排隶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了天相,同时寄予了美好的寓意。
在另一块“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锦被里,讲述着三国时代,刘禅(王)与张飞(封西乡侯,死后追封桓侯)的女儿合婚,故而称作“王侯合昏”,而后半段的文字则是古人对此的美好祝福。
这件蜀锦和“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一样,不仅承载着蜀地精湛的技艺,还将一段的过往融合在了丝绸之上,留给后人一个了解古代历史的凭证。
蜀锦,都是从锦官城里日夜不休的织机中诞生而来的。为了完成如此卓越的设计与精致的蜀锦,蜀地制造出了不少专门“攻克”这种技术难题的织锦机,如多综多蹑织机。
成都老官山出土过四部西汉织机模型,是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提花织机模型,代表了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纺织、织锦技术的最高水平。
而到了唐代,丝绸之路的繁荣让更多的文化和艺术得到交流,蜀锦的制造商们开始思考应该如何延续蜀锦的“生命力”。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他们开始大量吸收通过商道传来的外来文化并不断创新。
唐朝时的蜀锦图样深受西域影响,“黄地花瓣团窠鹰纹锦”蜀锦上的联珠纹是唐代纹样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团纹四周上像是联珠一样的小圈圈,就是源于波斯萨珊王朝的联珠纹,也是让整个产品呈现出异域风情的关键元素。
唐代初期,时任益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的窦师纶对蜀锦纹样动了心思。他在传统蜀锦制造艺术之上,融合吸收外来的纹饰特点创造了一系列新的蜀锦纹样,这些纹样新奇好看,风靡一时。因窦师纶封“陵阳公”,所以这些“横空出世”的蜀锦纹样也被称之为“陵阳公样”。
陵阳公样的主要花式有瑞锦、对雉、斗羊、翔凤、游麟等等,使得纹样更加长彩奇丽,不同于波斯、粟特纹样的单调,穿插组合祥禽瑞兽、宝相花鸟,使得图案更加更加活泼而富有生气。
两宋时期,“蜀土富饶,丝帛所产,民织作冰纨绮绣等物,号为‘冠天下’”。宋代时期官员们的官服,就由蜀锦所制,《宋史·舆服志》中,写了各级官吏服装用锦的不同品种。当时朝廷对锦织的需求之大,零散织户已无法满足需求,由此成都的官办丝织工场诞生了。
史料记载,宋神宗元丰六年,吕大防任成都府知府,为保证上贡绫锦的供给,创办织锦工场——成都府锦院。
成都织锦不但生产量大,而且花色品种丰富,质量好。《蜀锦谱》记载蜀锦种类近40种,包括“上贡用锦”和“市马用锦”。
上贡用锦,专门用于皇室和各级官吏的服饰所需,如八答晕、盘球、簇四金雕、葵花、六答晕、翠池狮子、天下乐等。
市马用锦的花色,是民间流行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主题,如百花孔雀、穿花凤、如意牡丹、落花流水等,既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习惯,也代表了宋代民间锦缎需求的广泛。
孕育出了蜀锦这样的瑰宝,在长逾两千年的时间中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珍品。成都位于南方、北方、海上三条丝绸之路的交汇处,商旅来往频繁,商人们看到世界顶级水平的丝织品,毫不犹豫带回去做买卖,蜀锦的名气开始渐渐远播。
在汉唐路上丝绸之路最繁盛的时候,当西域各国的王官贵族见到如此精美的蜀锦后,都纷纷纷纷向中原发来订单,一时之间三条丝绸之路上都能看见蜀锦商人的身影,大家都赚得盆满钵满。从西域到西亚,再到欧洲诸国,巧夺天工的蜀锦走向了世界。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刘禹锡笔下的锦官城成都,仿佛让世人们回到了古代的锦官城,家家户户纺线织布,名贵的蜀锦一件一件被远销四海......
夕阳西下,晚霞当空,江水中的蜀锦与倒映在江水中晚霞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幅长卷画一样在锦江中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