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南风俗录——礼仪
闫书卿
《管子.牧民.四维》淳淳告诫后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几千年来,礼被排在第一位,礼仪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地处外方山的嵩南地区,民间礼仪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项礼仪都有着特定的含义和象征。嵩南人称礼仪礼节为礼式,礼式周到的人被称为懂礼式,被人尊重;缺少礼式的人被称为不懂礼式,缺调失教,会被人讥笑和看不起。人与人相处,同辈之间,长幼之间,邻里之间,师生之间,同事之间有很多礼式,日久成俗,被嵩南人们所看中,如礼式周全,人们就相处融洽,社会和谐;如礼式不周,就可能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
一 家庭礼
1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社会的最小单位,也是人生的第一课堂,个人素质高低直接受家庭礼仪影响。家庭礼就是家庭称谓和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礼仪,主要表现在人伦关系和尊老敬长方面,亲属称谓以父系为中心,也就是俗话说的“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每个家庭当家的一般由父亲担任,全家人要尊老敬长,长幼有序,说话办事要谨慎,不能“口无遮拦,没大没小”,忌带把留式的言语行为,不能和长辈插浑打科打渣子(开玩笑);同辈年幼者也称比自己年龄大者为哥(姐),忌讳直呼其名。
2在过去,农户一般居住三间头房子,中间是堂屋,接待客人,两边做卧室住人。一般遵循东为“上”,都让家中老年人居住东间,晚辈住西间。
3一日三餐,第一碗饭要让老人先吃,其次才是家里其它人。晚辈要给长辈端饭收碗,一家人互敬互让,和睦相处。
孔融让梨
二、日常生活礼
(一)称呼
一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按父系或母系氏族的血缘关系称呼,超出血缘关系的可按年龄称呼,年龄大的按长辈称呼,称之为爷,奶或伯,娘,叔,婶;外爷,外婆,舅,妗子,姨,姨夫,姑,姑父;平辈则称呼哥,嫂子,姐,姐夫,弟,弟妹等,年龄小的则称呼为侄子,小弟等。俗语说,从南京到北京,哥弟是官称,年纪大小相当的大多以哥弟相称。
辈分礼仪要相当
2问候礼
也叫见面礼,此见面礼不是相亲的见面礼,只是每次相见打招呼的礼节,也可以说是问候礼,见面互相问候的一种礼节。以前人们见面都相互问候,年幼者要向长辈主动问候,开口先叫长辈的尊称,再致以问候,说明晚辈懂礼式,有礼貌,否则被视为不礼貌,不懂事。
3问候语
以前见面说的第一句话都是“你吃了没?”或“你喝汤没”?大多时候只是一种问候,并没实质性表示关心的意思,有的人不分时间,半晌见面还是这样问候,有的人不分场合,比如在厕所里或刚从厕所里出来也这样问候,所以有时候都闹了笑话。后来慢慢演变为“你好”或“你早”,也有的见面面带微笑,点头致意以示礼貌。
对象和场合要讲究
4礼貌语
见面相互客套话,多问“贵姓”或“贵庚”,被问者要及时回应“免贵,贱姓##或姓#”,多用“请”,“劳驾”等,解放后,随着五讲四美的宣传,“你好”,“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礼貌用语逐渐普及,从最初的排斥到逐渐接受,已成为生活习惯性语言。
(二)相见礼
1拱手礼
旧时人们时兴拱手礼,适用男性。见面行礼者右手在里,左手在外,双手合拢做握拳状,上举到眼睛下鼻梁前方,同时,述说礼貌客气话,多用于平辈或同事之间;沿袭至今,现在仍有人所喜用。
国脸给咱示范
2作揖礼
俗称“作揖”,行礼者拱手后从上到下,弯腰下行一揖到脚,再行上拱,才算作揖。
3女子拜礼
女子相见行礼,右手在外,左手在里,两手紧贴右腹部,双腿微屈数下,俗称“拜礼”。
4叩拜礼
旧时,晚辈对长辈,弟子对老师行叩拜礼,嵩南称之为“叩头”“磕头”。
5脱帽鞠躬礼
民国时期时兴脱帽鞠躬礼,男子戴帽的鞠躬前要摘垫帽子,双手垂放腿两侧,双脚立正,双目看着受礼者,以腰为轴,上身前倾目光随着鞠躬动作自然下移,一个回合为一鞠躬,日常生活行一鞠躬,重大礼仪场合行三鞠躬。
6握手礼
新中国成立后,破除陋习,提倡新规,开始实行握手礼。握手成为人们相互问候,祝贺,感谢,安慰或者鼓励的一种表达方式,握手时,双方各伸出右手,注视对方,面带笑容,彼此相握,显示出亲热友好气氛。握手一般由年长者,女性或上级领导先伸手,另一方及时伸手呼应;来客时,主人应先伸手表示欢迎;告辞时,客人主动伸手,表示感谢,主人再相握;男性与女性握手时,往往只握一下女性的手指部分。握手时忌戴手套,一般要及时卸掉手套再握手,若有特殊情况,都及时说明情况,避免尴尬和误会。忌讳脏手相握。握手礼一般都在干部或在外工作者之间流行,一般老百姓不习惯握手礼。
握手
7拥抱礼
女性相见相互拥抱,表示亲热,激动,多在年轻女性之间流行。
8敬烟
俗话说:烟酒不分家。男性吸烟的多互相敬烟,旧时大多都是吸旱烟,互相交换装一锅对方的烟叶品赏,继而拉家常,叙旧亲近许多;如今卷烟普及,多互相敬让一支卷烟,一支烟吸着,拉近了两者距离,可以谈论正事。
9敬茶
昔日嵩南人喝的茶并非茶叶茶,而是白开水,贵客加白糖或红糖,尊贵客人烧鸡蛋茶(开水煮鸡蛋,俗称“荷包蛋”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人开始喝南方流行的茶叶茶,咖啡,添客人了,敬上一杯,挺排场。
10敬酒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昔日过年或婚嫁宴席才有酒喝,大多买零酒招待客人,只是象征性地喝酒,不大量供给。如今,各种各样的高档酒也进入嵩南人家,走上平民百姓的餐桌。
11交换名片
在外工作或做生意的人大多都是有身份者,多印制名片,见面互相赠送名片,既有面子,又便于联系。
交换名片
12、互留电话或微信等社交账号
现在普遍都玩微信、抖音等,这些社交账号大多和手机绑定,有了手机号啥都有了,社交软件除流量外不收费用,所以在第一次见面后,往往互留电话号码,微信号等保持日后联系。
没有微信没法玩
三 探望礼
1平时探望礼
日常生活中,亲戚朋友互相走动探望,要带着礼品以表心意,礼品随季节或自己家庭状况而定,可以买吃食礼品,也可带自家土特产,可以是贵重物品,也可以是不值钱之物,“礼轻情意重”。
2节例探望礼
逢年过节,亲友之间师生之间互相走动探望,成为每年必不可少的礼式,也成为嵩南风俗中一道风景线。
A拜年礼 过年,也就是过春节,是一年最隆重的节日,也是走亲访友最频繁的时间,嵩南人称之为“瞧亲戚”或“串亲戚”,一般从大年初二开始到正月十六都基本结束,由晚辈每天早上或前晌带着礼品到长辈家探望,根据亲戚远近(按亲情论,不按地域论)先近后远,先亲后疏,先长辈后平辈,逐一把亲戚探望一遍。探望时,互致问候,叙说家常理短,年景收成,相互了解,增进双方感情友谊。对方留客吃饭,盛宴招待,日后再回访探望,称之为“回礼”。
B四季礼 一年四季节日不断,有的节日成为约定成俗的探望礼的日子,如:
1大年初二,是闺女回娘家,女婿瞧老丈人的日子,俗话说:老丈人家是头门亲戚,第一个要探望的亲戚;有孩子大了,就让娃子去探望外爷或舅舅。
2六月六,望夏。六月,一年过半,新婚夫妇要带着黄瓜等时令水果回娘家探望,称之为“望夏”。
3八月十五,送月饼,出门闺女回娘家送月饼,探望父母;
4普通节日礼,五月单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亲友之间利用节日带着礼品互相走动探望。
C特殊探望礼
亲戚朋友有了病禍灾难,前去探望,日久成俗,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若不探望,觉得心中有愧,别人也会认为不懂礼式,影响和谐相处。
D礼品
探望礼品不一而足,过年探望时以前多擓蒸馍油炸食品,用小柳条编的篮子盛着,俗称“油馍篮”,多则十,少则八馍,空间用油炸食品填满,再用红纸覆盖,喜气洋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档礼品逐渐代替了油馍篮,首先是猪肉(带肋巴骨)加粉条,是探望亲戚的首选礼品,也有送猪后臀肉的。接着又时兴奶品饮料,火腿、鸡蛋等,近几年过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食用油。
与时俱进不断变化
四婚礼
(一)订婚礼
1男女双方经媒人介绍或自由恋爱,达成结亲共识,要举行订婚仪式,把关系确定下来。男方要向女方纳礼,旧时称“换书”,男方把写有男方生辰八字的红布或红纸交给女方,女方也把生辰八字书交给对方。
2订婚礼品 按女方提的条件,男方置办停当,在订婚吉日,有媒人陪同送到女方家中,旧时一般要为女性购买衣服布料,女方父母长辈添一件或一套衣物;纳彩礼钱若干;糖果,冰糖疙瘩等。随着社会的发展,除了购买衣物,还有要“三转一响”的(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录机),后来逐渐变为“三金”(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作为彩礼。现在嵩南也渐渐变成“一动不动”即小汽车和商品房,在外没有商品房的,也要在老家对房子翻新装修。
(二)结婚典礼
1俗话说,人生三大喜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结婚典礼作为第一喜事,也是人生中的大事,都比较重视,办的比较隆重,亲戚朋友都上男方家里庆贺,男方家张贴对联,燃放烟花爆竹,请响器唢呐,旧时多用轿迎娶新娘,解放后,婚事简办,只贴对联,放鞭炮,宴请近亲,规模小。2000年以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婚事开始大操大办,大肆宴请宾客,规模越来越大,讲究排场,迎娶新娘用轿车,数量也多,宴请宾客饭菜丰盛。
婚礼
2刚解放时破除封建迷信,婚礼一切从简,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古时的风俗习惯逐渐流行,拜天地等系列活动风行,天地桌上置斗(古时量具,一斗大约40斤)一个,内装小麦,插木杆称,挂芧(古时织布用具),铜镜等,新婚夫妇对着天地桌,三鞠躬,然后拜双方父母,最后互拜,致三鞠躬,夫妻对拜,喝交杯酒,入洞房。
五贺礼
(一)生育贺礼
每逢亲友邻居添丁添女,主家必设宴庆贺,亲朋在满月或主家定的吉日上门贺喜,嵩南称之为“送米面”。昔日“送米面”多拿一小篮白面或小米,或米面各半,上盖红纸和一块二三尺洋布,多则五尺;后来大多送小儿成衣或童车或礼金表示祝贺礼。
(二)结婚贺礼
结婚贺礼有送被子,单子(床单),枕套等物品,后来逐渐普及送礼金,初送两块五块钱的,后逐渐增多,十块,五十,一百,二百,甚至五百,一千的。
(三)嫁女贺礼
昔日嫁女贺礼多为送物品,如糖果点心,烧饼,袜子,衣料布块,成衣等,现在基本上都是礼金贺礼,五十,一百,二百不等。
(三)乔迁之喜礼
乔迁新居,亲朋上门祝贺,多出礼金表示。
(四)庆贺生日
孩子过十二岁生日,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设宴庆贺,到场者出礼金表示祝贺。
(五)祝寿
长辈年过六十以后每逢生日,家里晚辈直系亲属要前往祝福贺喜,主家设宴宴请贺喜宾朋,吃长寿面,有百岁老人者百岁生日请响器乐队,演出戏剧小品,大摆宴席,庆贺寿诞,称为“庆百岁”;晚辈亲属拜寿出礼金表示祝贺,也有行鞠躬礼或叩首礼。
(六)贺木
嵩南风俗——人去世入土为安,埋葬时需要做一个棺材,俗称“老屋”。老人年岁大了,晚辈要张罗着为老人打造“老屋”,以备不时之需,“老屋”做成时,晚辈及至亲要聚集庆贺,俗称“贺木”。“贺木”仪式后,在棺木上贴上“百年不用”红色标签,以后每逢春节(过年)都要贴“百年不用”喜帖。
以上诸礼,红包出动全都搞定
六祭奠礼
(一) 一般祭祀礼
长辈亡故,晚辈哭泣,跪拜,叩头进行祭祀,平辈之间只哭,不跪拜叩头。
(二) 烧纸祭奠礼
1亲友亡故,邻里亲友前往吊丧,帮忙处理后事,俗称“烧纸”。亲友到丧者之家,先哭泣丧者,再在亡者灵前烧纸化白(白纸团,白纸做的元宝,阴间的钱箔,也称之为化箔或化帛)。
2吊丧礼,俗称烧纸礼,旧时亲友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办理丧事的一种礼俗,每家拿出一小篮蒸馍熟食,让帮忙者食用,以解丧家燃眉之急。后来逐渐用礼金代替,起初有五角,一块两块的,后来逐渐增多,根据亲戚远近亲疏,不一而足,现在多则不限,近亲礼多礼重,朋情礼少些,普遍出吊孝礼一百元或五十元。
(三)叩拜礼
1祭祀祖先,求神拜佛,拜见父母长辈,举行婚丧礼仪活动时所行的“大礼”。男子在行大礼时,要先作揖,再双膝下跪,以手按地俯身叩头;女子行大礼时,则直接下跪,再俯身叩头。
2丧家办理丧事或三周年,祭奠亡人亡灵,仪式隆重,多行三跪九叩礼。
(四)告别礼
向亡者告别,旧时以“烧纸”为礼,今多向遗体三鞠躬作为告别礼。
鲜花寄哀思
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适应时代发展,促进个人进步和成功的重要途径。了解并遵行礼仪礼俗,不仅能提高个人修养,提高个人素质,而且能提高社会文明,增强社会和谐。纵观嵩南礼式随时代的进步而变化,可以窥一斑而知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