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的八字 星云法师讲金刚经完整视频

频道:八字 日期: 浏览:2
星云法师的八字

邱宗康与恩师欧阳中石

邱宗康先生!出身名门,师从名家,她是名副其实的陕西书坛一姐

石岗:邱宗康——芳菲深处的幽静

给邱宗康写点文字,我三鼓勇气,六壮胆力,在犹犹豫豫中打开电脑,在惶惶不安中敲响键盘。

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素洁的词去描写她本人,也不知道该用怎样壮阔的语言去描写她的书法作品。

她就像远方山间的兰草,芳香阵阵,却又隐于幽谷;也像雨后初霁天边的彩虹,那么炫丽,却又瞬间隐匿。

邱宗康比我大十岁,我们都是秋收过后,归于珍藏的年纪。半个多世纪在这个世界上行走,这世界上各种景色,各种人物,美的丑的,喧闹的静寂的,炫目的素雅的,虚幻的真实的,都是从眼中心底经历过了的。

见多了,就自作主张地选择,在热闹中选择安静,在虚妄中选择真诚。就这样,避开喧闹,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拖着一条枯瘦的影子,伫立在明月之下,吟唱心灵深处最原始的爱和美。

星云法师的八字

我过去看见邱宗康,几乎都是在众人簇拥中出场的。不是在高朋聚会的饭桌上,就是在与书法篆刻有关的年会上。邱宗康高挑的身材总是显得那样引人注目。她清瘦白皙的面庞上的笑容,总是显得那样的勉强和生涩。她就像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腼腆而无奈。我几次在远处望着她,都会感觉到她身处喧闹中的孤独和忧郁。在一群大腹便便,故作风雅的男人中间,在一群花枝乱颤,靠铅粉搅动世界的女人中间,邱宗康的雅致和纯净,就显得那么叫人怜惜与哀叹。我每次看见她,都会远远地观望,我不会主动靠近她,给她身边增添更多的豗浊之气。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众香拱之,幽幽其芳。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星云法师的八字

几乎书法圈的人都知道,邱宗康的父亲是邱星,是一个为新时代陕西和中国书法艺术奠基式的人物。

我经常怀念五六十年代。那个时代,天地还没有被污染得雾霾重重,风光还都很清晰;人间还没有被颠倒得美丑不分,是非还很清晰。邱星,这个来自江南的英俊才子,这个出身诗书世家却身披硝烟的江南汉子,穿着白衬衣,背带裤,带着他成捆的诗书,提着他的棕箱,冒着黄尘,来到中国西北这个最古老的城市,他的身后,跟着的是他文弱的妻子和几个儿女。

邱宗康可能是父亲邱星心中最珍爱最柔弱的部分吧?

星云法师的八字

那个时代,邱星年轻而豪迈,他的居室肯定是高朋满座的,可能有一代文学大家柳青、李若冰、杜鹏程吧?可能有一代书法大家刘子犊、卫俊秀、陈泽秦吧?可能还有画家石鲁、赵望云吧?这些文坛英才,他们的聚会,会是怎样的一种气场?他们身上散发的勃勃英气,笔下淋漓的艺术之风,该是多么的美仑美奂?他们那时候不知道注意到没有,穿着小连衣裙,在他们脚边膝下,忘情嬉戏的那个小姑娘,就是要把自己嫁给他们,嫁给他们的艺术,嫁给过往岁月的人。

邱星那时候最喜爱的时光,可能就是把爱女置于膝上,听她背诵那些韵味十足的古老句子,看着爱女趴在那张巨大的写字桌上,用小手拿起毛笔,写出那些充满童趣憨拙的文字吧。

我知道天下最深的情莫过于父女,当女儿爱上父亲,爱上他的伟岸和博大,爱上他的才华和智慧,父亲的旗帜就会永远飘扬在她心中,成为她一生坚守的阵地。

邱宗康至今已入花甲之年,却孤身一人,她坚守着的,可是父亲用爱筑起的这块阵地?她心中除了父亲的身影和声音,还有他用文化筑起的五彩缤纷的童屋。她的身体跟随时光前行,而她的灵魂却停留在父亲环抱着她的那把藤椅上,也可能停留在父亲穿着雪白的衬衣,驮着她在风中穿行的自行车大梁上了。

她在这个世界上匆匆行走,她的目光游离,她面对身边的恭维或寒暄,只是手足无措地应答。她的心在远方,在父亲引导她走入的那个神秘而闪烁着青铜光泽的世界里。

我总惊奇于中国的女性,在这个阳刚浑浊的世界里,时不时给男人的创造,随意地添加一抹色彩,让这个世界顿时变得柔情满怀,令人怜爱。

当两个勇武鲁莽的男人共工和颛顼打架,把天地都打坏了的时候,女娲出来为他们收拾残局,补起天地的窟窿。当男人们把文字不断写得森严可怖,刻板僵死的时候,蔡文姬、卫夫人出来,给书法增加了秀丽和柔情,让它变得亲切可人。当男人们把诗词写得金戈铁马,大话连篇的时候,李清照出来,诉说心中最柔弱的情苦,让诗歌变得牵肠挂肚。

今天的书法,在男人们一哄而起的玩弄下,已经变得浊秽不堪。许多人大字不识一筐,读不懂一篇古文,写不出四句词诗,也敢拿起毛笔,在纸上宣泄。许多人一生只会写那么二三十个汉字,不是“惠风和畅”,就是“厚德载物”,不是“室雅兰香”,就是“天道酬勤”,就背着毛笔四处溜达,也敢登堂入室,洋洋其道。天地之间,四处飞扬的是那些丑字恶字。文化的雾霾甚至超过了空气的雾霾,令人窒息。

邱宗康是给书法增添色彩的人。她一生奉为圭臬的是她的父亲邱星和她的恩师欧阳中石。凭两位大师的影响和声誉,邱宗康完全可以在前辈铺就的道路上坦然前行,她会一路鲜花,一路掌声,一路纸醉金迷,但是,她却选择孤独和沉寂,选择人生最难行走的路,那就是艺术探险。

星云法师的八字

人类有了审美,就有了艺术。但是,每一种艺术形式,都要能走入人的心灵,去碰撞人类心灵中最敏感最隐秘的部分,这种艺术才能发扬光大。而人的心灵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既有理性的逻辑,又有感情的无绪,既有力量的刚毅,又有柔情的脆弱,既有白雪皑皑,又有鲜花盛开。

星云法师的八字

邱宗康远离尘世,她常常屋门紧闭,把现实和空间关在门外,而将灵府之门打开。她的心穿越时空,来到青铜时代,来到金文大篆辉煌的时期。她的目光在一尊尊青铜铸造的礼器前徘徊,望着那些散发着黄绿辉泽的文字,用灵指去轻轻触摸,轻轻叩问。在邱宗康心中,青铜时代,是一个散发着情感热情的时代,是一个洋溢着崇高精神的时代,是一个古朴庄严但又不失精巧缜密的时代。那些铸造在礼器上的文字,应该来自太阳的光辉,来自大地的雨露,来自人类智慧的沉思。那些文字,应该与日月一起闪光,应该与杨柳一样飘摆,应该与大山一起巍峨,应该与鲜花一起芳香。邱宗康心中的世界,是文字像鲜花一样飘飞,像鸟儿一样飞翔,像江河一样流淌,像老树一样遒劲的世界。而她自己就站在这四处漂浮着文字花瓣的世界里,闭着双眼,平举着手掌,任文化的馨香,充满她的肺腑。于是,邱宗康拿起笔,在宣纸上写下一个个金文大篆,她又像小姑娘涂鸦一般,给这些字,配上各种来自心灵中的色彩。顿时,这些令人畏惧森严的字迹,就变得充满灵性,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和热情。

我第一次看见邱宗康写的如书如画的作品,不由得就被陶醉了。我心里想,我们中国文字,不应该像熊猫一样只有黑白色,而应该像凤凰一样,具有无尽的色彩和形状。

邱宗康可能是生活中的林黛玉,她的心纯真而孤寂,炽烈而执着。她是在作画吗?我以为她是在葬花。她把已经在生活中死亡,而在她心中永远活着的金文大篆,一个个写在纸上,又给它们配上色彩,然后,把它们一个个安葬在一个干净圣洁的地方。她像黛玉葬花一般,不愿意让这些在她心中圣洁无比的文字,被世俗玷污,被暗夜染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她安葬的是文字的灵魂,也是她自己的灵魂。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星云法师的八字

我昨天,在邱宗康的居室中小坐,我们不知道该说什么,茶饮两杯,就相对无语。她的居室很大,大得足够容纳两个人的思想。我坐在这位比我大十多岁的姐姐面前,用心去体察她的心。

不用说话,她的画册就摆在我的面前,画册上的色彩和文字的力量,就从纸张上冲出来,激荡摇动我的灵魂,让我感到一切都在美中,在飞动中,在虚幻中,在无尽的爱中。

我读着邱宗康写在画册上的文字。厚厚的画册上,只有她一个人的心迹,文章、诗词以及只言片语的解释,文思、才情、理性都让我折服。

她一个人在行走,一个人。没有人陪伴,没有人商量,就一个人。不管是白天还是暗夜,不管是坦途还是幽径,她都是一个人。这世界上,走在最前面的人,永远是孤独的。

这时候我的脑子反复冒出王冕的那几句诗:“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冒出来“自古圣贤皆寂寞”这样的句子。

我说:“这样的作品,会让人想起毕加索。但是,因为有文字在其中,又比毕加索具象一些。”

邱宗康没有回答,只是在斜阳的光辉中浅笑。

2017年3月3日星期五于西安含光书屋

肖云儒:庄穆其表 动灵其里

我与碧禅宗康女士相识怕有近20年了,君子之交少有往来,更无缘畅怀论道。倒是常常能在各种场合品味到她的书作,引发这样那样的触动,愈有感触便愈是远远地心仪着这位书界女史。翻拣记忆,在她留给我的印象中,最深刻者有二:

一是能三十年痴迷于书法创作和书学研究,终有了难得的造诣者,在我的朋友中可谓少见。《碧禅小语》开宗明义便告白:为了书画艺术,她“树目标,定计划,弃玩乐,轻家业,潜心其中。每有小得,欣然忘寝,以为终生伴侣,朝夕左右。”直至不惑之年,还去首都师大书法艺术专业求学,毕业于欧阳中石先生门下。真个是为书法艺术铁了心。这些话,写出来只有寥寥几句,在她,却需要付出、或者说已经付出了几乎全部的人生。读着她的书,品着她的字,感受着她暮鼓晨钟的虔诚和青灯黄卷的坚执,我便存着了一分敬意,心头的那杆秤沉甸甸的,知道自己所面对的是一位在当代书坛属于凤毛麟角级别的学者型书家。

二是分明能感到一点杭嘉湖女子的气息,有时却似有若无,无可言传。更多的时候,倒是被她书作中喷薄而出的沉雄大气而惊异,好一派女公子气魄。阴阳两股气在谋篇布局、结体章法、笔墨线条之间流动蒸腾,是那样的圆融无碍、酣畅淋漓。细思其故,却无甚解,也许那原因藏在我们所不知的家世、命运私感情的深处?也许是受了文化学理性的潜移默化?——难道理性总是比情绪更具刚气吗?恰如她在自撰自书的《青铜礼赞》中所云,真正是“庄穆其表,动灵其里”。此八字本是她对青铜艺术和金文加意的赞誉,不想却成了对自我无意的写照。

篆书作为中国书法源头上的一种符号,它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早已剥离,不再进入现代符号传播的运作流动体系。虽然如此,艺术生命却并不僵滞,一直在随时代和审美的流变不断变化、不断更新。篆书在先秦已有几度变化,郭沫若曾将这一时期青铜器(包括金文书法)分为四个变化期,谓滥觞期、勃古期、开放期、新式期,以表明青铜艺术和金文生机勃勃的发展历程。郭老的活,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曾大段引用,并认为30年来这依然是可资遵循的看法。进入近代,邓石如的隶笔入篆,寓笔墨趣味于上古符号之中;吴大澂的以鼎籀入小篆,书风又有一变。

星云法师的八字

碧禅的书作,潜藏着传统却不拘泥生命于固有的程式,处处溢出情绪却又无不舞蹈于形式法度之中。惟其这样,书法才不但是可习可学的艺术,而且是可在其中驰骋自己生命的艺术,具有了可能可至的阔大空间。书法艺术,无传统底蕴易飘浮,无生命跃动易板滞,无文化理性底蕴易趋时流俗、秀而近媚。以此故,我格外喜欢碧禅的字。这也正是我个人所倾心所躬行的那种书艺观和文化观。

  她以半生精力刻苦研习大篆书艺,写成洋洋洒洒20余万言的《大篆艺术散论》。不但溯其源、习其技,而且究其道、攫其神,从商周文化、青铜艺术和古文字学的纵深入手,打下了十分厚实的基础。但在自己的书法创作中,她却不随附前人、随附习见。她对前人典籍碑帖的精神和风格总是有所选择。选择的坐标有二,一是现代的审美倾向,二是个体的审美爱好。她认为比之小篆,大篆有较大的自由度。大篆的种种法度固然要重视,但她更侧重的,却是去体味、开掘这些法度中有哪些自由的空间,如常规中的随意,别出心栽的错落,对园转的方折化、稚拙化处理,优雅情趣的动态表现,等等。她在创作实践中执着地躬行这些心得,于法度与心灵之间耕耘出了一片天地。

你看这幅《图腾》,笔墨凝重,趣味髙古,造型有如面傩,在狰狞诡谲中将我们带进先祖时代的天真烂漫,又以恰如其分的变形和随心所欲的飞白倾诉着艺术家的个性情趣。《淡泊明志》一幅,用鸡毫写大篆,不可不谓大胆。以鸡毫的飘逸虚白,竟然使大篆的拙影奇恣情趣化,使大篆的象形意味个性化,这是高难度的创作。《水拍舷不暖》一幅,在横披徐徐的展开中,宣纸似水,江河流过眼前,篆字如船,扬帆列阵而行,好大气魄!

那幅《将进酒》更值得一说。大篆处于象形文字的源头,本来就亦书亦画,现在碧禅将大篆的这个特点转化为自己的书写优势。世兴书味入画,她却反其道,独重画意入书。适度剥离掉历代书体对篆的影响,返回到原始、质朴、带着强烈象形意味的形态中,观尝者从文字符号中便有了更多关乎形象、情象和灵象的联想。通观《将进酒》,你能感觉到似乎有许多人、许多眼睛、许多古代器物,从历史的烟尘中显现出来与你酬对。审美效果是何等奇妙。

碧禅便是以这样的创造性的探索,在自己的作品中传达了古代的、现代的、个体的三重审美信息。既有对中国篆书精神和技巧全方位的思考和溶化,又在现代文化和现代书法文化背景下作了畅达而又个性化的表述,更将自己的生活状态和人格修养融进那些髙古、典雅、稚拙、浪漫的远古文化气息之中。古代与现代、程式与个性在两极震荡中融汇一体,不但使碧禅的篆书有了深度,有了意味,而且成为森严法度中难乎其难冒出来的“这一个”,在书坛上构筑了一道属于自己的风景,这确是她难能而可贵的地方。

2007.8.23 西安不散居

  

星云法师的八字

  

  “中华文根”之由来

邱宗康

从农村小河边的如豆孤灯,到奋斗岁月里的艰难困苦,从求知求遇时的茫然徘徊,到如今的执著淡定。一路走来,最让我铭记的还是先生那句“有追求的人没有那么容易就走的!”它常常在我胸中荡起,如春风鼓帆,让我感动,令我不懈。

三十年前,北京的金秋,近一百名已经不算年轻的年轻人,因为理想、因为书法、因为文凭、因为工作、因为种种,聚集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欧阳中石先生麾下,开始了历史上第一次“中国书法艺术专业”的学习历程。

对于我这个出生在以读书为天职的所谓书香门第,原本小学、中学、大学是人生早已设计好的程序。然而,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却扭转了命运的轨道。在“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口号下,我们在困惑彷徨期待困苦中付出了时间和心灵的代价,渡过了自己的知青时代,并最终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回忆。而随后多年的工作岁月,又发现那些艰苦繁重的、缺少文化内涵的工作又是多么残忍地折磨人。不难想象,当年首都师大中国书法艺术专业招生的消息曾给了我多大的欣喜和期待,毕竟它点燃了我即将熄灭的读书梦、校园梦和追求理想的渴望。在经过了晨昏颠倒食不甘味地复习和考试后,我终于来到这个心仪已久的学校,并最终以良好的成绩修完学业。

星云法师的八字

事实上,让我真正体会到这段学习经历对于我人生的影响和帮助还是在毕业后的日子里甚至好多年后。那一年,我那极不起眼的大专学历在职称评定中竟然可以神奇地相当15年艺龄,使我在38岁时便能以有限的书法成绩破格提为副教授级美术师。我由衷感谢首都师大和欧阳先生那切准时代脉搏的慧眼与卓识,它给了我们这批失去很多也已经不再年青的人一次提前准备武器的机会,从而当机遇突然来临时有所斩获。那次职称评定不仅仅是什么名誉问题,更是真正确立了我书法艺术专业的从业方向。它意味着从此解脱了没有专业的痛苦,没有方向的彷徨,无学可上的“浪子”终于有了精神归宿,书法于我不再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和娱乐,而是真正成为我人生的事业和追求。所以尽管此后的多年里常有其他诱惑,但我始终没有放弃这份寄托和牵挂。

说起来当年在学校时和导师欧阳先生接触相处的时光并不多,除了正常见面的课堂和教室外,几乎没有独自聆听教诲的机会,对先生的智慧、胸襟和追求也不甚明了。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古训有之,因此这份师生情谊铭记在心,离开北京后的岁月里倒是有事就叨扰先生。

八十年代末,先生来西安时嘱人找到我,布置了一万字的文章,时间只有两天。接到任务的当天晚上就一宿没睡,手都写麻了,第二天按时完成这份“作业”。如今回想起来,这大概是一生中写作效率最高的一次记录了。文章发在教学杂志上,以后的几年里每次去北京,师母都要认真的拿出记录,发给我们稿费,其情其景每每想起总会有一丝温暖和感动。

九四年春,我带着和家兄一起研制的彩石颜料所创作的书法作品,去北京看望先生并当面请益。当时先生病重住院不见客,知道我去了,不仅见了我,还在病榻上讨论我的新作,并指出工艺美术也是艺术,由此坚定了我为表现艺术可以“不择手段”的理念。

九六年秋,身体特别不好,早上醒了居然下不了床,想着自己可能不久于人世,很是悲观。决定要出本作品集,也算给自己一个交代,便带着初稿去北京找先生。先生鼓励我好好做学问,要出大部头的论著。并且说:“有追求的人没有那么容易就走的!”这句话让我内心产生了极大震动,回到西安自己为作品集作序,题为“走出孤独”,藉此排遣郁闷、疏导心结,鼓舞士气。记得自序最后一句话是:“战地栽满鲜花,悲剧升腾彩霞。我将从此,再出发。”俟后,不仅出了第一本作品集,身体竟也渐渐好起来,随后又有了第一间属于自己的住所。有了生存空间,便安下心来完成了“大篆书艺散论”。虽然算不上大部头论著,但洋洋二十余万字也是自己几十年从事篆书研究和创作的切身体会,并且多为前人所不曾论述。先生闻听非常高兴,特为该书题写扉页,词曰:“青铜故迹 旧物新文——为宗康女棣新作付梓题贺”。 这题词包含先生多少厚爱和期待,他把生命体验传授给我,让我深切感受到文化薪传的炽热。

这以后,先生那句“有追求的人没有那么容易就走的!”几乎成为我的座右铭。怀揣这件“法宝”,这些年在书坛不断努力,不仅为协会做了大量工作,自己的书艺也有了长足进步。曾以巨幅作品“长恨歌”“华清宫”妆点上海世博会陕西馆;出访台湾花博会,远古书法的精神魅力深深打动台湾同胞并得到星云法师的喜爱;大师专嘱代为书写“巧智慧心”摘句:“我见花花自缤纷,我看树树自婆娑,我揽境境自去来,我观心心自如如。”刻碑勒石赠送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并亲往出席揭碑仪式,这块巨石将永久仍伫立在长安塔下。这些活动被媒体誉为“用大篆书艺妆点三大盛会第一人”。

父亲去世了,那个最爱我的人走了,我人生的某种责任和义务也完成了,忽然觉得自己成了无家可归的游子。而先生和师母却都对我说:“把这里当家吧,常来!”

2013年春,受邀于北京大学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先生欣然命笔题书“中华文根”,这无疑是对我的又一次鼓励和鞭策。开幕那天,先生早早到场并谢绝为他准备的座椅,一直坚持站到开幕式结束。其学人表式、长者风范、高风亮节,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尊敬并成为展览会圆满成功的强有力支持。整个展览会既隆重热烈又秩序井然,北大师生对中华古文字书法有了新的概念和认识,很多人从此开始喜欢金文并练习金文,使展览会真正产生了她应有的社会作用和文化效应。

2014年3月15日是父亲邱星先生百岁诞辰纪念日。我们策划了大型系列活动,需要找个题目,想了很久不得要领,最后还是想到先生题写的“中华文根”最为合适,副标题为:邱星先生金文书法艺术文化传播系列活动。为此我们采访了一批文化学者和艺术家,还专程来北京请先生录了音像。活动还取得航空公司支持,动用了直升飞机进行撒播仪式,并以现代科技的声光电效果来演绎父亲的金文书法艺术。整个活动形式新颖别致,文化氛围浓郁,既庄严热烈又温馨感人。先生题书的“中华文根”又一次唱响,振聋发聩,为这次纪念活动注入了更为悠长绵远的文化意义。我想,当那些来自各地和境外的亲朋好友将活动录像带回他们的家乡、带给更多人们的时候,先生声名远播,我们也将分享荣光。

通过这项活动,被大家的认同和赞赏使我生发了新的想法,要将“中华文根”作成一个系列活动,陆续策划进行下去,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弘扬中华远古金文书法艺术。我相信这是一项极有意义的举措,不仅是为了报答师恩,不辱没先生对我们的厚望,它将对我国的书法文化事业也会有所裨益。虽然要付出很多努力,但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将它做得有声有色,实在是一种幸福。这当是师生情谊的最高境界。

从农村小河边的如豆孤灯,到奋斗岁月里的艰难困苦,从求知求遇时的茫然徘徊,到如今的执著淡定。一路走来,最让我铭记的还是先生那句“有追求的人没有那么容易就走的!”它常常在我胸中荡起,如春风鼓帆,让我感动,令我不懈。

曾经,我是幸运的,现在仍然非常努力着,虽然已经没有将来,但我们还能够奢谈以后,希望我的以后可以是不遗憾的。

感谢中石先生!感谢首都师大!

星云法师的八字

星云法师的八字

邱宗康自作四言诗《青铜礼赞》

青铜艺术 古奥幽奇

  河山邈远 扑朔迷离

  禹服九甸 周原殷墟

  钟尊簋觚 兕觥斝鬲

  盉壶剑豆 盨卣鼎彝

  庄穆其表 动灵其里

  稽史钩沉 断代有器

  金铭美焕 曲折逶迤

  汉字肇始 书法奠基

  起承转合 独擅妙趣

  雄健姿放 诡谲丽漪

  龙凤饕餮 云纹兽迹

  质朴高雅 粗犷野逸

  华夏精魄 人文初仪

  瞻彼琼章 我心徜徉

  海阔天空 或泳或翔

  枝蔓宛转 风雷激扬

  荡尘涤污 刮垢磨光

  隐显交替 天道有常

  时尚古典 唯民所亭

  礼赞先祖 神工巨匠

  椽笔宏冶 铸此辉煌

  千帆竞渡 广岸泱泱

  殊途同归 万世隆昌

  

  

星云法师的八字

星云法师的八字

星云法师的八字

星云法师的八字

星云法师的八字